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01:03

* * * 馆 前 砦 (漈) 下 马 副 贡 旧 宅 【 汀 东 县 砦 下 苏 维 埃 乡 政 府 旧

先帖出邹文清先生的一篇博文:
从“马副贡”说桅杆 邹 文 清   
      汀州摄影爱好者阿澜发来一张图片,内容是一杆功名桅杆的局部,摄于长汀县馆前镇东庄村漈下。漈,音“际”,客家话则音“在”,义为“瀑布”。漈下,表明该村在一挂瀑布附近。

      桅杆所镌文字,经博主辨认查证是:

      嘉庆丙子科中式第八名副举人马秉彝立

      副举人是什么功名呢?它就是“副贡”的别称,是清代“五贡”之一。贡生,是明、清科举功名的名称,因为生员(秀才)一般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若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者,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了,称之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属“天子门生”了。明、清贡生有不同类型,清代则有“五贡”之称: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别有捐纳所得的例贡,《清史稿·选举一》载:“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恩、优贡、副贡、例贡”。副贡,是乡试副榜,始于明嘉靖时,清代因之,每正榜五名取中一名,名为副贡,俗称“副举人”,不能与举人同赴会试,但下科仍可应乡试。

      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长汀县志·选举志》“清·副贡”载:

      马秉彝,(嘉庆)丙子科。

      嘉庆丙子年,即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迄今199年。该年举行乡试,福建乡试解元是沈捷锋(闽县人),长汀县该年中举者有汪埙(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年进士),马秉彝则中副榜,为“副举人”。有人认为马秉彝所中是“武举(人)”,这是不确的,当是“副举(人)”之讹,其所中“副贡”属文科。

      马秉彝之名,如同我国旧时士子取名,一般取自儒家经典。秉彝,即“持执常道”,典出《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毛传:“彝,常。”朱熹集传:“秉,执。”如唐独孤及《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谥议》:“协恭秉彝,动罔违德。”

      据《清史稿·选举一》载:“五贡就职,……恩、拔、副贡以教谕选用,岁贡以训导选用。……”清代科举“扩招”,五贡、举人等中低功名者如过江之鲫,很多人无法出仕,即如举人亦如黄河泥沙堵塞,需“大挑”疏浚,何况五贡出身者!民国《长汀县志》未载马秉彝官职,估计其虽有副贡功名,但一生未出仕。

      五贡都算正途出身资格,即获得任官资格,可以立功名桅杆。五贡、举人、进士可出仕,此种情况类似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考取中专、大专、本科者,即有食“皇粮”,到行政、事业单位或国企工作的资格,国家包“分配”。南方地区有立功名桅杆的传统,可立者分这几种情况:

      1.获得五贡以上科举功名者,如五贡、举人、进士等。

      2.正途出身,担任官职者。

      3.捐纳获得虚衔者。

      4.获朝廷封赠者。

         甲午年十月初六(2014年11月27日)谨识


(对考古、文学感兴趣的坛友,请点击清澈湖先生的新浪博客查阅更多:http://blog.sina.com.cn/u/2759308874)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2:17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2:40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3:01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3:20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3:40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4:04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4:28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4:48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12-1 08:15:09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 * * 馆 前 砦 (漈) 下 马 副 贡 旧 宅 【 汀 东 县 砦 下 苏 维 埃 乡 政 府 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