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人。服饰。
汀人过去衣服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清朝时男女老幼几乎全穿右侧襟衫,裤是一律大裆裤,分裤管和裤腰二截。裤管又称裤脚,宽近一尺。穿时需备裤带。妇女衣服加绣花、镶边。上衣袖子长,超过手长1/3左右,直领,布纽扣,也有用铜纽扣的。清末上层社会的男子外出或会客多穿长衫,有时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民国时期,男于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出现中山装,很快在知识界盛行。劳动者则多穿对襟短衫,俗称褂哩。妇女则仍保持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书女子改穿旗袍或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男子多改着西式裤,用皮带或吊带,女裤则一直保留大裆裤为主。
http://www.mc96.com/pic/digi/NO5696_hug1.jpg额。这大裆裤貌似现在很流行哇。很COOL噢。搜不到以前的大裆裤长啥样了。
五十年代后衣服式样增多,变化更快,男人穿中山装外,又出现列宁装、青年装,中山装己普及到普通劳动者身上。夏天衬衫多为两个上袋。妇女也开始穿对襟上衣。七十年代未起,男青年己不太穿中山装、列宁装,而喜欢穿西装、夹克,青年妇女爱穿紧身衣裤,夏天穿敞胸短袖或无袖的衬衣。裤子则男女都穿西式裤,青年妇女穿各色百折裙者日渐增多。农村青年妇女,冬春爱穿毛背心或毛线衣,胸前佩带塑料花。侧襟衫和大档裤城区已罕见,乡间则更多些。冬天乡间老人爱穿长衫长袄,便于炙火桶,年老妇女包罗帕或戴羊毛帽。年青男女衣着区别不大。
鞋袜方面:清朝都穿布鞋,多是家庭妇女自制,妇女鞋加绣花,小脚女人鞋尖而翘,仅四、五寸长。雨天布鞋加木展,或布鞋底加厚井涂以桐油,劳动人民则多打赤脚。夏天多穿木拖,出门上山穿稻草编的草鞋。到民国期间只有少数人始穿胶鞋、雨鞋、皮鞋,往往一双雨鞋全家人使用。六十年代,始有塑料鞋,草鞋逐渐淘汰,穿布鞋也日渐减少,男女老幼多穿胶鞋、塑料鞋和皮鞋。八十年代后中老年一般盛穿皮鞋、凉皮鞋、塑料凉鞋。青年男女多爱赶时髦,穿流线型、火箭式皮鞋、旅游鞋等。袜子在清末前用布缝制,清末始有洋袜子。七十年代起逐渐时兴穿尼龙丝袜。
建国前,长汀妇女喜系围裙,上半部绣花绘朵,鲜艳美观,既可装饰又有实用。建国后逐渐减少, 1979年以来城区已罕见,乡间尚有保留,也为数不多,年轻妇女已多不爱系围裙。
清末民初长汀上层社会男子多戴瓜皮小帽,其余普遍戴筒形棉线帽,俗称“帽抓子”,后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现多戴鸭舌帽或军帽。建国前,冬天老年妇女包罗帕,年轻妇女无此习惯。建国后,中、老年妇女始戴各式毛织冬帽,罗帕从此消失,年轻妇女多用羊毛围巾与纱中或各式羊毛小帽,试样新颖,美观大方 额。
这列宁装。
http://www.21fu.com/newsmanage/upload/21fu20064291626329.jpg 列宁装。
现在街上也有类似的噢。
看来。
返璞归真是趋势。
一潮流趋势。 还有。
看这木拖。
http://www.86-001.com/member/c/200706/0/chmx668/corp/products/20071212124949_194.jpg
人。
有一个神奇的大脑。
真太神奇了。
让我们无法拒绝她的美。 今天这配图不咋的 不知谁有老人家穿的裹负头的PP 还有女人穿的节襟衫PP 再有一双木拖鞋就齐了 楼主辛苦啊。。。。熬更歇脸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