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人。基督教。
基督教 清光绪十八年(1892)中华基督教会闽南大会派牧师周之德(惠安人),率布道团来汀传教,为长汀有基督教之始。翌年厦门和会派陈秋卿牧师来汀。同年成立“汀州区会”,传教地区包括长汀、上杭、武平、连城、宁化、清流六县。长汀设有:河田堂会(教堂)、新桥堂会,童坊、古城、龙头坊、陈地四个支会,中家坊、刘源、陈坊哩三个布道所。城关原在营背租民房设布道所,后迁河田。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城关仙隐观前购地建教堂,即今中华基督教堂。数年间全区受洗礼教徒500余人,连同慕道友接近千人。长汀基督教会初期势力颇大,官府均畏惧三分,少数教徒,依仗教会势力,自认为有“特权”,胡作非为,干涉词讼,欺压民众。于是教徒与群众屡次发生纠纷。嫉视教会者日益增多,后教会乃改变策略,某些教徒行为有所收敛,逐渐相安无事。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伦敦公会先后派英籍陆医生、胡修德牧师、赖察理医生、明懿德姑娘来汀,开展教会活动,兼施医药。光绪三十三年(1907)伦敦公会教友亚盛顿捐献25万英镑,拨给汀州区会。在汀老古井附近,先后建立神道学院、福音医院(赖察理创办)、华英女校(后改为乐育女校,明懿德姑娘创办)、中西中学和亚盛顿医馆(学校),同时建新安楼、忠诚楼为传教人员住所。在乡间建有笃材小学(河田)、龙访小学(龙头访)。上述学校,民国十九年(1930)先后停办,二十四年恢复乐育小学。
民国时期,先后来汀传教的英国人有:修仲诚、詹嘉德、傅德义、马土登等牧师及连作梅姑娘。民国二十九年(1940)英人柳安德姑娘来汀负责教育工作。同期华人牧师有黄朝清(漳州人)、王崇仁(惠安人)、张伦(漳州人)、蓝一辉(长汀人)等26人。
抗日战争期间,厦门大学、中正医学院等迁汀,师生中信基督教者达数百人,四、五所大、中学校中又设有基督教青年会,全城教徒及道友、会友约1,500~l,600人。星期天教堂举行礼拜(时有举行英语礼拜)、音乐会、圣诗会及圣歌团活动。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中华基督教汀州区会,增设总干事1人,设正、副会正、文书、会计各1名,委员9名。凡有25名以上正式会友者可成立“堂会”,由一名牧师主持,25名以下者设“支会”。时全区有堂会10个,支会4个,布道所6个。全区共有正式教友573人。
1950年成立长汀县基督教三自革新委员会(三自即自立、自养、自传),推选牧师张伦为主席,教会活动正常,但信徒逐渐减少,平常参加礼拜者百余人。1954年基督教另一宗派“基督徒聚会处”(又称“小群派”)份子数人等在长汀以开小食店为名,发展“小群派”教徒40人,从事非法活动,肃反后停止活动。1957年7月汀州区会合并入龙岩区会。“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均停止活动,教堂被关闭,由政府托管。
1985年冬,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城关基督教堂归还教会,恢复做礼拜活动,基督教长汀三自爱国会筹备小组重建,由7人组成,设正、副组长主持教务。9月配合政法部门打击取缔“呼喊派”活动。同年,选送1名年青教友赴福建神学院学习。现全县有基督教徒百余人。
天主教。
长汀人。天主教。天主教,又称万国公教。明崇祯十四年(1641)九月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从福州来汀传教,教徒刘多明将价值150两黄金的房屋献给教会作圣堂。后又捐资在北山南麓老古井旁建新教堂。随后艾儒略离汀,一年后又派葛雅各伯(长汀人)来汀传教。祟祯十七年(1644)艾儒略派葡萄牙人孔西满来汀任长汀天主教本堂,葛雅各伯为助理,发展教徒800余人,时为闽西天主教最盛时期。清顺治六年(1649)艾儒略病死于延平,孔西满离汀到延平,长汀教会活动停止。后又因乾隆元年(1756)下诏禁止天主教活动,于是长汀天主教停顿达二百年之久。
鸦片战争( 1840)之后,天主教复从广东传入闽西,先在武平活动。光绪十六年( 1890),福州教区派西班牙籍传教士宋金铃、吕良经武平来汀传教,历时 5年。于社下角建教堂。时武平天主教堂为订州教区总堂。先为西班牙,后为德国传教范围。汀州教区由罗马教廷宣布为监牧区,欧培徒为监牧。民国二十四年德国教士贝学纯及韩欧二人来汀,重办教务。二十六年德国教士卢克及恩克谐接任。二十八年恩克谐调武平,德国教士吉德思继任。抗日战争时期天主教徒有400余人。
民国三十五年(1946)欧培徒病故。翌年汀州教区由监牧区升为主教区,由雷新基、德方济(均德国人)分别任正、副主教,主教堂由武平迁长汀。教堂改建罗马式,名“圣母玫瑰堂”,并兴建神父楼、修女楼及其他设施,成为汀州教区八县的传教中心,教务发展较快。1948年全区有教徒800余人。1949年在三注入洲兴建教堂。
1948年副主教德方济派人与上海“中国圣母军”总负责人莫克勒取得联系,于 1949年2月在汀召开“圣母军”筹备会,旋改称圣母慈爱祈祷会,下设6个支会,共100余人。
1951年圣母军列为反动组织,1953年9月取缔长汀“圣母军”,雷新基、德方济、夏丽德限期驱逐出境,与此同时成立“长汀天主教三自革新会”,教会继续正常活动,并有所发展。1958年全县有教徒491人(城关432人,三洲59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教会即停止活动,城关教堂被占用。三洲教堂改作畜牧场,教产散失。
1985年12月,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长汀天主教复办,原教堂按政策归还,并成立长汀天主教爱国会筹备小组,现有教徒100余人。1953年至1987年长汀无天主教神职人员。
天主教在长汀举办的社会事业主要有:
妇女女工学习班 1938年创办,属职业学校性质,由袁德贞修女主办。
睿文小学 1946年创办,初级小学,学生40~50人。
培德小学 1948年春睿文小学增设高小班,改名培德小学,时
有学生300人左右。1953年停办。
医疗室 1938年创办,设于天主堂内修女楼,瑞士籍何修女、夏丽德修女负责。
[ 本帖最后由 马丽芳 于 2009-3-24 00:04 编辑 ]
教会。教义。
取之精华,用于修身治国。
未尝不可。 学习 马工好,我来学习了! 中国好像还是比较忌讳这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