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亿 发表于 2013-3-18 20:04:40
好把酒祝东风1 发表于 2013-3-18 22:40:30
长汀才子童家贤,做过县委党校校长。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结业发言时,我引用了朱熹的那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边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首诗,同学在会后告诉我,童校长当时听得放下了手中的文件,专注地听了一段我的发言。呵呵把酒祝东风1 发表于 2013-3-18 22:50:38
此后,在《闽西日报》、全国性的诗歌权威刊物--〈诗刊〉等,不断地读到他的诗、词。童老的诗,水准很高,高出很多有名的诗人,称为学院派,应该是名符其实。唯一不适应的地方是:不通俗,没有大众性,流行性,很少能够走进普通百姓那种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酒祝东风1 发表于 2013-3-18 22:57:31
象上面的“喷雪轰雷森趾爪”,“南宋脊梁没白草”“螺髻缀明珠。辉耀云天摛翰藻”,这一类句子好深邃。很不容易走进“平常百姓家”好老头 发表于 2013-3-19 08:21:23
很久没看到童先生的辞章了,咋一看甚是眼热的。长汀人写长汀的词,可谓第一人。至少目前我还没读过比童先生的词更胜一筹的写长汀的词。诚如上面所述,童先生的词“风、雅、颂兼而有之;赋、比、兴各尽其用。感情真挚、意象灵动,意境或恢弘或旖旎,各称题旨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它既有别于是诗词界广泛流行的老干体,又不同于并未十分被看好的学院派,似乎还带有点山林气,别有一种艺术魅力”。好老头 发表于 2013-3-19 08:37:59
童先生是个雅士,吟诗作词善用典。“我在呼唤”先生说“喷雪轰雷森趾爪”,“南宋脊梁没白草”等等难于进入百姓家或许有些道理。但只要稍具想象力的长汀老住户,就应该不至于“难于下箸”、无法品味了。因为这里的用典,几乎都在在长汀。所以,不用着急,不用着急子夜徜徉 发表于 2013-3-20 17:37:42
溪山待客岂无鱼心磊 发表于 2013-4-23 12:45:53
好人!好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