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雨城 发表于 2014-5-11 14:18:26

老屋

                      老屋
               作者:边陲雨城 原创
在城市呆久了,对季节的感觉也不那么敏感,加上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为饭碗忙碌,是不会有什么过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偶尔像“诗人”一样,激活几颗悲喜愁怨细胞的那刻,往往是在过年回家的时候,走近那千里之外,送走我童年,伴着父母几十年越来越旧的老屋。
   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老天也似乎更懂得煽情,适时的下起了绵绵细雨,更勾起了游子的绵绵思乡之情,偶尔有几个人依然独自在雨丝中穿行。曾经很喜欢一句话,细雨如愁。那些密密斜织如丝线般的愁绪,萦萦绕绕,将我绣在那轰轰烈烈走过的时间的罅隙里。
   家乡朋友们总是会问,什么时候有回家?一句话就会让我陷入了无边的回忆当中……
   是的,回家。不管在外多苦多累,多忙,过年一定要回家的,因为不仅有翘首盼我们归家的父母,还有那栋越来越老的老屋。
   老屋经历了多少个年头,具体我也知道。据父母讲,老屋是爷爷和大伯公建的,地点就叫横份,为什么叫横份呢?爷爷在世的时候说,以前这里是农田,地名就是叫横份,所以,我们都会说,我们家在横份。原本在老屋后面有一条圳,为了建房,把这条圳改到门前了,也不是现在这条圳,现在这条圳,又是后来改的,在我的记忆里还有影像,大概也就是30来年的时间了。那是因为为了风水而改,爷爷和大伯公几兄弟希望家族里能出人物而动的工程,他们在老屋晒谷坪前挖了一口池塘,就像一弯月亮的形状,圳也就又往前移了,形状犹如古代官员腰上的那个圈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圳里缓缓流动的水在风水学上叫腰带水,寓意家族里能出些当官的人。(这条腰带水好像没起什么作用。)
    老屋门前以前有三棵梨树,呈三角形分布,分别是桐子梨,冰糖梨,早禾梨,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桐子梨了,成熟时间最早,个头最大,口感最好,只是随着岁月的远逝,梨树慢慢的寿命也到头了,最后也砍了。
   老屋是上下栋结构的,左右两边的叫横屋,共有三个天井。左边的横屋都放些杂物和各家的谷仓,右边的横屋住着我们一大家,大伯公一大家。中央上大厅摆着神龛,伯婆一家也那摆了一张桌吃饭,下厅是大伯公家吃饭的地方。
    门前的圳子是我们儿时游泳的乐园,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爽,梨树里结着硕大的果子是我们儿时最好的零食,宽敞的大厅,是我们儿时最好的游戏场(经常在那里钉钻子,用奶奶纳鞋的钻子各人画一个家,然后比赛谁先把谁包围住就算赢家,钉下去不能倒,而且钉下去的距离不能超过自己的拇指食指张开的手指尺寸)。
   水圳,梨树,老屋的一切的一切就犹如时光的隧道,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童年记忆,如同无意中纳入胸襟的珍宝,熠熠发光,繁华富丽,终究成为心中绽放的回忆,伴随着我整个童年,伴随着我长大。
   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做到人淡如菊,情淡如水,静伫尘世,冷睨世事。却发现始终无法能够真正地以淡然处之于世。当岁月在身上走过的痕迹日渐分明时,我会迷惘和害怕。即使明知道回忆过去并不能挽留什么,仍是无法不思不念。一种回忆永远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如同对老屋的记忆渗透在周围空气和土地里,依附在每一个有形的物体上。
   老屋有太多有情、有趣又温馨无比的回忆,老屋的每一块哪怕极细小的鳞片,也能激起我心底的涟漪。一棱棱黑色的瓦,一缕缕柔柔的烟,一阵阵欢欢的笑,一个个甜甜的梦。
   每一次背上行囊远走他乡时,总会一次次回头望望那老屋,虽然在异乡漂泊着,却始终忘不了,老屋给的温暖,忘不了,老屋给的爱,忘不了儿时一起的玩伴,忘不了一大家在一堂老屋里住时的欢歌笑语,一切的一切回忆起来总是那么温馨。如今爷爷已故去,老屋空寂了,但老屋的岁月,老屋的湿壁,老屋房梁上燕子的呢喃,老屋一切的一切,并没有随着我渐行渐远的脚步在心里变得模糊……

ctren 发表于 2014-5-11 14:27:40

欣赏了,美文美奂!!!

边陲雨城 发表于 2014-5-11 14:35:13

回 ctren 的帖子

ctren:欣赏了,美文美奂!!! (2014-05-11 14:27) images/back.gif

献丑了,

日出.东方 发表于 2014-5-11 14:49:41

感谢分享

汀城一员 发表于 2014-5-11 14:56:50

丘文福 发表于 2014-5-11 15:49:42

居然是老屋怎么也没有相片 呵呵顶

疏影 发表于 2014-5-11 15:51:21

老屋的回忆总是那么温馨,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有趣难忘,远行漂泊异乡的人不论在哪都能感受到家乡亲情友情的温暖。

张旭 发表于 2014-5-11 16:07:25

我也一直隹在里老屋长大,老屋值得回味,总藏着些童年的喜怒哀乐故事,现在回味起来特别有意思。

云舒云卷 发表于 2014-5-11 16:09:17

不明觉厉

CT漂亮宝贝 发表于 2014-5-14 17:32:27

感谢分享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