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汀州府城隍是王审知
质疑汀州府城隍是王审知
林木木
翻开汀州府城隍庙在“辉煌的十年”(1999-2009)一书的首页,汀州府城隍的神像赫然入目,在神像下载有一行小字,书曰:汀州府城隍老爷(初探为闽王王审知)神像。这行字的来由,缘自该书《学术交流论文汇总》栏目中,邹子彬老先生发表的《古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初探》230”一文。他在文中立论道:“王审知是汀州府城隍,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此论能为当时的编辑人员及一些领导所接受,跟邹老担任过中学历史老师及民国29年《长汀县志》编修采访人员有关(该采访人员共有103人)。不过,当年参与会议的代表黄马金(长汀县文史馆退休工作人员,白沤亭修复负责人)就针对邹老的论点,发表了不同看法,在同一栏目的《汀州客家的城隍神》178”一文中说到:“汀州府祀城隍神为何人也,无资料可查。有传为祀王审知。但据民国廿九年版《长汀县志》载:白马庙,祀闽越忠懿王,即王审知”;“又有庙在十子街中”;“故汀州(长汀)城隍爷不知何人,不能贸然断定”。
丘元堂(曾任长汀县策武乡党委书记,后任长汀县统计局局长,在长汀县供销社党委书记任上退休)2011年在《汀州府城隍辩》一文中写道:拜读邹子彬老先生《古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初探》一文,本人不敢苟同。一是他从《长汀县志》(民国版)的修志委员会的职员表中,邹老仅列出少数人参加了汀州府城隍神是谁的探讨,说明这些人并无代表性,仅个别人想当然的意见。二是从历代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有关城隍庙的记载中均无城隍神的记载。三是县志中已有明确记载,白马庙,祀闽越忠懿王,即王审知也。最后他的结论写道:“直到定稿、付印,《长汀县志》(民国版)卷二十一祠祀志尚未写明‘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可见,汀州府城隍神是泛指。不能单指王审知。”邹老对丘老论文的不同观点,并无反驳意见。
丘元堂、黄马金色二位先生的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但他们二人,并没有说到要害的地方。我补充四点理由,说明汀州府城隍不会是王审知。
一、古人对有大功大德于民者,在身前或身后不久,常立庙以祀。翻开汀州府志的史书,有名有姓经历代民众立庙享祀者多如牛毛。是故,汀人祀王审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更何况,他死后近20年间,有3子1孙任汀州刺史,你敢说汀州白马庙内王审知的相貌会不像福州闽王庙内的王审知?上了点年纪的老者,应当见过汀州闽王庙内的王审知,此60多岁的闽王,决然不同於40多岁的汀州府城隍威灵公王!在同一地点,同一个人,古人会塑成二个脸型,以此怀疑古人的智商,是不可想象的。是故,可以说邹子彬老先生在《古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初探》一文中妄言:“王审知是汀州府城隍,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是毫无根据,以一家之言,绑架全县人民,是不可取的,应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 从中华民国二十九年长汀县志修纂委员会职员表中我们知道,总修纂:邓光瀛。邓光瀛,字覃百,号复庵,连城县庙前镇丰图村人。从历史名人介绍中,可知,“他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辛卯科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广东候补知府。民国4年至民国19年(1915~1930),任连城县立中学校长。民国27年,连城县私立明耻中学创办时,他被聘为校长。邓光瀛学识渊博,为众所公认,民国时期编修《连城县志》时,被举为总纂,后又受聘为《长汀县志》的总修纂。其所编修志书,内容翔实,有些资料经反复考证后入志,存疑者亦作详注予以保留,其认真谨慎足见一斑。民国32年卒,终年70岁。”邹老先生躲过总修纂,将根本没有讨论过的事,说得有声有色,用写小说故事的手笔写历史,以表自己的高知。不能说是一件憾事。因为,从历史上,对邓光瀛的评论中,他作为县志的总修纂,如有存疑者亦作详注予以保留。故很清楚,王审知为汀州府城隍神,在县志諞委会中根本就没讨论过,也就是说历史上,王审知为汀州府城隍连作为存疑者都不曾有过!
三、 古代的人们,对城隍神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嫉恶如仇的历史人物。王审知由贫而富,至成闽王。他以节省勤俭为原则,选拔任用优良的官吏,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在位期间,管辖境内平安欢乐,这是史实 。司马光有如下评价:“审知性俭约,常蹑麻屦,府舍卑陋,未尝营葺。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当时的汀州人们立庙祀之,情在理中。(笔者对此历史评价也有不同的看法,王审知在闽割据期间,吏治是否那么清明?大有怀疑。各州刺史都是他的儿子,其他人都不行?只能给人以幻想家天下的感觉。单凭这一点,他就不配做社稷之神。)但作为城隍神,缺少点人格,说重些,缺少如关云长那样的忠义之心。欧阳修直截了当说他身起盗贼。
《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记载:“ 潮 为之谋,伏壮士数十人于篁竹中,伺 绪 至,挺剑大呼跃出,就马上擒之。”王绪何人也?他是起义军的领袖,带领此支军队南下入闽的首领。设计图谋王绪者,虽说王潮是主谋,但王审知必是擒拿王潮之人,在汀州闽王白马庙前,邑人段锦书有一联云:吴钩风舞惊篁竹,骏马云飞伏海波。说的就是王审知埋伏在篁竹林里,挥动宝刀截杀王绪的历史事件。邹子彬老先生,对此仅一笔带过,在文中只说:“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王绪已逝,众推王潮为主帅,王审知为副。”实情是,据史传:王绪带领起义军从汀州南下,自漳浦而北,一举攻克了漳州。在进军南安时,被前锋将士缚杀。王审知三兄弟縛杀王绪的不光彩行为,也在王审知的下代遭到惨烈的报应,几个儿子自相残杀,不单如此,其将佐也依样画葫芦,闽将朱文进弑主,就鼓动说 闽王子孙淫虐,荒坠厥绪,天厌王氏。将三王在福、漳、泉州子孙50多人全杀光。(包括被王延曦逮到福州不久的汀州刺史王延喜)是故,汀州人们不会将王审知当作城隍神,上天也不会封他。故,我的结论是,王审知不会是汀州府城隍神。而应当是,宋末状元,福建抗元英雄陈文龙!(见汀州府城隍考)。
四、邹老先生在《古汀州府城隍神王审知初探》一文中,罔顾历史,虚构人物。他知道王审知的皇后是任内明,就自编自造了任内明是长汀“东城外任村”人,明人一看就知长汀城东有200多户人家的大村,不就是新桥任屋岗吗?!实际上,王审知夫人任内明是山东乐安郡人。生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卒于后梁贞明四年(918年),享年54岁(比王审知小3岁)。翁承赞(王审知拜他为同平章事,擢居相位,后又晋爵晋国公)为她撰并书“梁魏国尚贤夫人墓志铭”。故邹老编造的王审知与任内明的什么“任村鞭打寿州兵,漳州鏖战藤牌军,泉州送诗自提亲,福州破城助夫君。”等诸多情节的离奇爱情故事,只不过是忽悠一些不知历史真相的人们。真实的历史是886年攻下泉州后,王审知娶了一位貌美如花,年方15岁,有国色天香姿色的黄惠姑!大家不要被邹老的王审知是长汀人女婿,姑爷做汀州府城隍“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所蒙蔽。
作者简介:林木木,汀州府城隍庙修复协会第五届秘书长。长汀县林业局退休,高级工程师。 佩服林木木先生热心城隍文化事业及严谨治学考证的精神。 堂堂汀州府城隍庙大坪摆个香炉汀州写汀洲理事者不会脸红吗 附汀州府城隍庙《辉煌的十年》P230页邹子彬文《古汀州城隍神王审知初探》影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