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汀州医院门诊怎么不可以给患者挂瓶了?》回复
福建省汀州医院关于《汀州医院门诊现在怎么不可以给患者挂瓶了?》的回复首先,感谢网友“ 美丽塔东”对汀州医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网友在长汀论坛发帖《汀州医院门诊现在怎么不可以给患者挂瓶了?》,我院关注到发帖后高度重视,在此作如下答复:
一、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明确规定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特别是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使用。
二、按照龙岩市2017年度二级医院评价检查2.5.3的要求,医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规定普通门诊停用静脉使用抗菌药物。
三、根据国家卫计委及省、市的相关规定,我院院务会(【2018】2号)研究决定,为了加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除急诊、儿科门诊外,其它普通门诊不得使用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再次感谢广大网友对我院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我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监督指导,并提出建议。
附: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危害
国家发改委曾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心惊:仅2015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一年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严重滥用静脉注射,特别是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后果是严重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7.8%。静脉用药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往往发病急、报告数量多、救治难度大,一些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比如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休克等,甚至可危及生命,被视为影响临床患者用药安全的显著相关因素。
下面来看下乱输液的七大危害:
1.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
2.肺水肿
输液速度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比如心衰者或有心脏病史的,可加重心衰或诱发肺水肿。
3.静脉炎
如果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4.空气栓塞
如果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有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5.“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输液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口服药物时,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无法被身体吸收;静脉注射时,这些杂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6.肉芽肿危害
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输液,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里,可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
7.医源性感染 输液其实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因为它有创,需要穿透皮肤屏障,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福建省汀州医院
2018年1月30日 赞一个 解释的专业 不错,终于开始不乱挂瓶了,乱挂瓶曾经伤害多少人啊? 这事要支持 回归理性,好多病情真的无须输液的 这是好事 之前有个投诉医生的,怎么公布处理结果,http://bbs.ctw.cn/mobcent/app/data/smilies/04.png 只有全民健康,才能全面小康! 这是好事,但是我也有一个建议,像小孩普通感冒发烧,不是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别乱开抗生素,这才是会吃坏身体!http://bbs.366300.com/mobcent/app/data/smilies/19.png 不输液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