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政建言促发展】长汀县庵杰乡:聚焦“旅游+”,推动乡村振兴跨...
编者按:2022年1月,长汀县举办县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思考、深入研讨交流,形成咨政报告。即日起,“长汀党旗红”将陆续刊发研讨成果,希望广大干部相互学习、促进提升,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长汀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聚焦“旅游+”,推动乡村振兴跨越发展
近年来,庵杰乡坚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旅游+”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积极整合农业、人文、生态等资源优势,持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聚焦产业发展,深化品牌创建,在壮大农村经济上激发新活力
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做优做强乡村旅游经济为重点,积极融入县域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构建以文旅康养、特色种植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乡域经济转型升级。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积极打造一条集传统文化特色、休闲体验和旅游观光的精品乡村文旅路线,完善一批乡村农家乐餐饮住宿点,整体提升涉旅行业服务水平,让游客玩得好、吃得饱、住得下、留得住。加强“天下客家第一漂”漂流线路与生态观光游、客家文化游的结合,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融合的“漂游”,进一步增加漂流的多元化体验度,做大做强漂流产业。逐步建设健身步道、登山游步道、度假小木屋等一批康养项目,形成集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健康旅游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加大力度培育红茶、脐橙、油茶、蜂蜜等特色产业,持续提升“龙门三宝”品牌,打造一批绿色农副产品品牌,形成“以农带旅,以游促农”的双赢局面。
聚焦破解瓶颈,狠抓项目建设,在扩大有效投资上争取新突破
以“三提三效”为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落实“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用好用活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山海协作对口支援等优势,积极引进一批高投资高质量的企业和项目,深入挖掘独有的生态、文化资源,共同开发具有庵杰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积极探索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发动优秀乡贤、社会资本等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跃龙门研学基地、汀江源龙门4A景区创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把跃龙门研学基地打造成集研学、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不断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为实现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聚焦统筹协调,补齐建管短板,在改善乡村面貌上实现新提升
聚焦“高颜值”、对标“高质量”、着眼“高品质”,优化乡村建设布局,强化农房建房审批和管理,注重保持乡村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让乡愁更有韵味、乡村更有活力。继续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不断加强全乡道路管网、水利桥梁、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加大汀江庵杰段生态治理,结合河道清理、清淤等,建成一批高质量生态护岸,提升乡村品味;对有条件的河道中心岛进行合理开发,建设人工湿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庵杰示范点。
聚焦环境优化,注重标本兼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盈乡村”创建行动,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治理,进一步巩固“无裸房乡镇”的创建成果,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推进“绿色+”多领域新业态发展,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不断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提高乡村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乡村空间、田园空间、山水空间一体化发展。
供稿:庵杰乡
长汀县童坊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日”活动 越来越好,但是只有本地人去玩是赚不到钱的,守着金山银山也就是守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