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6-2 17:57:43

【咨政建言促发展】长汀县新桥镇:深耕康养沃土 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

编者按:2022年1月,长汀县举办县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思考、深入研讨交流,形成咨政报告。即日起,“长汀党旗红”将陆续刊发研讨成果,希望广大干部相互学习、促进提升,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长汀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深耕康养沃土擦亮生态底色

“两岸青山玉带水,十里田园入画廊”。近年来,新桥镇紧紧围绕“汀江山水康养小镇”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绿色强镇,大力发展文旅康养、精深加工、现代特色农业三大产业,绘就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大美画卷。



坚持区域共建共享

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完善都市圈和协同发展区建设机制,加快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推动产业合理分工、特色发展。

近年来,新桥镇坚持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汀江河、罗坑河沿岸村庄建设,串点、连线、成片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体发展。下一步,新桥镇将深入推进“两线一中心”建设:



从三坑口至鸳鸯的汀江河沿线,规划打造“汀江鱼跃龙门·十里生态画廊”乡村振兴示范片,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自然风光,引资开发石壁山、麒麟山和石燕岩等景点,规划建设标准自行车赛道、步行慢道,组织开展半程马拉松、太极拳交流等活动,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和红色文化打卡点。

从李家至任屋的罗坑河沿线,以国道G534(新桥任屋至策武南坑)改线项目为抓手,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及物流公司入驻,拓宽传统手工品、特色农产品、批发零售品的销售渠道,形成一条新兴工业走廊带,构建汀东汀南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以新桥、茜陂、岗头为中心,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建立数字化运营中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引导传统手工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通过片区联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以绿色生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



深化文旅康养融合

推动全域旅游实现新发展

县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区。新桥镇生态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润肺,田园风光宜人,是名副其实的休闲胜地、康养福地,汀州古城的后花园。毛泽东、陈毅、毛泽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在发展“红色研学+康养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新桥镇完成了毛泽覃旧居修缮、文富公祠修缮、汀东游击队旧址道路硬化等一批红色遗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综合体育场、客家围屋酒店、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等全域旅游配套项目,康养小镇初具规模。下一步,新桥镇将聚力建设集生态观光、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旅游示范区。一是加大片区内红色遗址的开发力度,结合脐橙、草莓、鹰嘴桃等特色农产品采摘基地,打造以“红色、采摘、休闲”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示范带。二是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为抓手,吸引卓越的健康管理团队投资运营,为客户提供特色化、全息式的健康养生服务,树立农村颐养标杆。三是发挥曲凹哩红军码头的辐射带动效应,全面启动3A景区提升、康养小镇PPP项目,打造沿河景观大道,完善特色民宿、客家围屋酒店等配套设施,形成集食宿、游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集镇核心商圈。



聚力生态品质提升

推动乡村面貌取得新突破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近年来,新桥镇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认真践行“两山”理论,聚焦提升镇域生态环境品质。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主轴主线,结合“两治一拆”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生态十里画廊”无裸房示范线建设。同时,坚持深入贯彻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持续开展河道“四乱”清理专项整治行动,完成生态护岸、安全生态水系、小流域整治等一批水利项目,营造良好水生态环境。下一步,新桥镇将紧紧抓住中央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以及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市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重点乡镇的三大重要机遇,以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流样板为目标,积极谋划和组织实施汀江河、罗坑河沿岸村庄污水管网、沿河健身步道、红色文化长廊等民生项目,持续提升沿岸景观,打造生态宜居新风貌。



供稿:新桥镇



往期回顾



长汀县启动创建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工作

长汀县组织开展保密知识线上培训和考试

觉得不错,请点个赞和在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咨政建言促发展】长汀县新桥镇:深耕康养沃土 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