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扎根基层”数十年,献礼党的二十大
为进一步加强组工信息宣传工作,提升青年干部写作水平,“长汀党旗红”开设“青言青语”专栏,定期刊登优秀评论文章,供大家交流学习,“比学”相长。
“扎根基层”数十年,献礼党的二十大
——汀州镇张婷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尾部分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暖心寄语,砥砺人心。 回想十年之前,我还是一个青涩懵懂的学生;十年之后,我已长大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乡镇工作人员。十年间,我从学生到村官再到选调生,一路长大、一路蜕变、一路收获。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是我数十年来奋斗拼搏的“主战场”、淬炼长大的“大熔炉”、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这十年,我追逐着理想和信仰,我收获着长大与蜕变,我感受着幸福和满足。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基层的火热实践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
这十年,从大学学生到基层工作者,我追逐着理想和信仰。我出生在农村,父亲是一名村干部,在村里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父亲对他这份工作的热爱。父亲脾气很好,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好人”,对村民遇到的疑难问题总会耐心细致的解答,所以大家遇到困难时总爱来找父亲。父亲虽然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还经常会为许多小事忙得焦头烂额,但是他仍旧乐在其中。从小时候开始,我就立志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帮助邻里乡亲解决困难,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大四毕业那年,我报名参加村官考试,经过层层选拔之后也成为了一名像父亲一样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这十年,我完成了身份角色的转变,实现了年幼时的理想,并且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在继续为着这个平凡而又远大的理想不懈奋斗。
这十年,从“二十不惑”到“三十而立”,我收获着长大与蜕变。我是九二年出生,从“二十不惑”到“三十而立”,经过十年的风雨洗礼,我也不断收获长大和进步。刚刚到村任职时,自己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孩,每天跟着镇村干部走访入户,调解群众纠纷,解决民生事项,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还有些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入手。记得有一次村里的两户村民因为土地纠纷问题闹得不可开交,镇村干部下去调解矛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软硬兼施,很快两家人的情绪就缓和下来。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许多在基层工作的老同志学历不如现在的大学生,但是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却是现在的年轻干部所欠缺的。我们要积极从身边的领导同事和群众中去学习,甘当小学生,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帮助自身更好地长大。这十年,从学习者到执行者,我不断累积经验和智慧,无论是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亦或是思维方式还是言语表达,都在收获进步和长大。
这十年,从见证者到亲历者,我感受着幸福和满足。未参加工作之前,我只是作为农村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并未真正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而现在,我也成为了服务农村大军中的一员,参与着农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体会服务基层的乐趣和满足。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之后,我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挂钩了两户贫困户。十年前,那两户贫困户都还在住着危旧的土坯房,随时都面临倒塌的风险。现如今,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他们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不仅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而且生活也方便了许多。为了让他们能够不再返贫,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鸡苗,让他们通过产业脱贫的方式提高自身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的困难群众,积极替他们争取医保报销和助学的优惠政策,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这十年,作为一名乡村治理的参与者,看见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感觉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往期回顾
?
?
中建海峡厦门公司漳州事业部与长汀四都镇同仁村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
【青言青语】以“光合作用”提质增效 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