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富民强村“十百千”行动丨长汀县庵杰乡:用好“1+N” 激活富民...
乡村振兴
党建富民强村
“长汀党旗红”推出的“党建富民强村‘十百千’行动”专栏,今天推出《长汀县庵杰乡:用好“1+N” 激活富民强村新动能》,一起来看:
近年来,庵杰乡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强村富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乡情实际,定位市场需求,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庵杰乡实际的多元化、多类型、多渠道的振兴之路。
跃龙门研学基地
谋定而动
探索一条发展之路
为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激活“沉睡”资产,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化、多类型、多渠道发展,庵杰乡党委班子积极走访知名企业家、外出乡贤,探寻乡村振兴致富之路,引导优秀乡贤返乡创业,互促共赢。今年4月,成功与长汀农本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乙方计划总投资为15000万元。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约2000万元。
“越是资源有限,越要把闲置资产盘活起来,我们乡受地理位置影响,受自然保护区限制,动不了山、动不了田、动不了水,只能另出奇招,三思而行,为后人谋划些产业”庵杰村党支部书记陈绍庚在乡村振兴项目谋划推进会上说到。经村“两委”研究,拟对私人竹制品厂进行收购改造升级、出租并收取固定租金,为提升庵杰村村财拓宽收入渠道。
庵杰乡赴广东省招商引资
乡村联动
打造一个乡级平台
为使各村摆脱先天条件的束缚,把各村资源合理有序的组织起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庵杰乡各村大力推行“党支部+企业”的发展模式,主动与庵杰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沟通联系,通过借助跃龙门研学基地的平台,以投资收取利息的方式,为各村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各村根据投资额,每年收取6%的固定利息。
研学基地教室
各尽其能
谋划落地N个产业
庵杰乡黄坑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产业发展”为主要动力,以“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联动”为抓手,不断推进黄坑村乡村振兴建设,坚持引领整合社会资本和扶贫资金,发挥杠杆最大作用,撬动经济收益最大化,实现“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换,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共同探讨后,充分用活帮扶资金,结合山场多、气候好、环境优的地理优势,把茶园收购、竹山转租、种植脐橙、种植木通瓜作为主导项目。脐橙种植项目主要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引进脐橙种植技术、聘请专业人士管理,经销商统一收购等方式进行项目落地,目前种植规模达60余亩,24年预计可实现村集体收入20万元。近年来, 黄坑村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完成茶园收购23亩、转租竹山2100多亩、流转土地60亩并种上脐橙、木通瓜,脐橙下套种西瓜等项目,年均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
黄坑村茶产业
庵杰乡庵杰村整资源、强支撑,助推集体经济“提档升级”。一是积极探索投资入股,发展“资产参股型”集体经济。二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有100千瓦光伏落地,并计划扩建光伏产业400千瓦,预计年总收入可达10万余元。三是“以点构线”,实现竹产业从有到强。通过承包村民无暇看管的竹山864亩,实现年收入5万元。为进一步完善竹产业链,庵杰村拟于今年收购竹制品深加工厂,实现从“点”到“线”质的飞跃,使竹产业链收益提升至10万元。 下一步,庵杰乡将继续发挥“1+N”模式,以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注重发挥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民得实惠为导向,让“十百千”工程在基层一线落地生花。
来源:新华社源供稿:庵杰乡编辑:刘少忠
审核:赖小勇
监制:谢火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福建省领导赴长汀调研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长汀县村(社区)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厦门大学圆满结业
长汀党旗红
敬请点“赞”+“在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