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9-13 1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易经》是古代的百科全书,内容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刑法、婚姻家庭、语言文学等等方方面面。《易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略举其中几点就能让我们折服:一是诚信(“孚”)的思想。在六十四卦中,“孚”字出现二十六处之多。诚信的对象有两个,一是对待祖先要用诚信,二是在人的交往中要讲诚信。二是对立统一规律。八卦是由阴(- -)和阳(—)两个符号组成的。这两个符号是贯通一切事物的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乾》和《坤》是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阴阳调合才能有万物。《易经》在卦辞和爻辞中虽说没有提到“阴阳”,但无不贯穿着这种对立统一的思想。三是事物是曲线发展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则“物极必反”。这一思想也几乎贯穿了《易经》的始终。四是矛盾的转化。《易经》通篇都充满着矛盾,每一个卦都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有意思的是,《易经》作者已经意识到两种不同的矛盾,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需》卦是说人们在田野里劳动,“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看来不单是遇到了从山洞里钻出来的几个强盗,还发生了械斗,流了血。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很简单,“需于酒食”、“敬之终吉”,请他们喝了一顿酒,问题就解决了。五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古人经过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观察,初步认识到了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将受到惩罚。《无妄》卦下《震》上《乾》,雷在天下行,符合自然规律,谓之“天道”;卦中“六二”与“九五”正应,阴阳各得其位,刚柔交合而不乱,这是“人道”。天道和人道都按一定的规律运行,故“元亨”。《大壮》卦与《无妄》相反,雷在天上行,有悖自然规律。当事物发展到强盛阶段,如若不审时度势,仍贸然前进,就如“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必然会受到挫折。六是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来的。古人已经认识到,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来的,也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仰以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就是不间断的实践活动,或许经过了几代、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才逐步认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这些认识之所以正确,因为它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这些哲学思想而言,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