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491|回复: 6

[风景名胜] 福建旅游投资就业指南-海西名城长汀慨况与介绍

[复制链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09-12-1 15: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革命圣地、中央苏区源头、红军长征出发地-福建长汀

长汀(又名汀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央苏区源头、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中国红色摇篮、客家摇篮,是中国著名革命圣地,是名扬中外的世界客家首府、客家大本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号称福建西大门。长汀全县面积3099.52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五大县,全县设11镇7乡29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0.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接近20万人。

一、汀州故地

长汀是著名的汀州故地,是历代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汀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有200多处新石器遗址。长汀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与省内其他七府构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福建八闽。长汀城自盛唐到清末,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明清两代汀州府管辖长汀、宁化、清流、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八个县。长汀是唐代至民国历代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今日闽西第二大城市,闽西次中心城市,是闽赣边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二、客家首府  

长汀是海内外闻名的客家首府。长汀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孕育客家文化的摇篮。长汀是历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绕城而过的汀江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原汉民从汉晋开始举世闻名的大迁徙,客家先民筚路蓝缕,万里跋涉,终于在汀州这块广袤的沃土上生息繁衍,薪火相传,从而铸炼出汉族的一支民系-客家。客家人以坚韧、开拓、革新的精神创建了汀州,带来汀州的繁荣和发展,以后又发展到广东梅州,并扩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特别是汀州至广东潮汕水上航道的贯通,直接沟通了闽西山区与广东沿海的商业经贸往来。汀江成闽西的经济大动脉,汀州成为闽粤赣边区最大的物资集地和商贸中心。当时,汀州城内街道纵横,商贾云集,商行、店铺、手工作坊星罗棋布。汀江河道商船往来如织,济川桥码头一片繁忙,水东墟市熙熙攘攘。汀州出现了“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圜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的繁华景象。汀州成为中国客家的大本营和客家的首府。 汀州古城深深地烙上了客家的印痕,洋溢着客家人吃苦耐劳、奋斗不止、开拓革新的气息。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蜚声中外的客家文化:至今,长汀还保留了独具魅力的、有客家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饰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宗教文化和浓郁的客家风土人情。享誉海内外的客家山歌、名扬四海的客家美食、巧夺天工的客家传统花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船灯、马灯、龙灯、十番、鼓吹、台阁、花鼓等构成长汀引人入胜的客家传统艺术文化的宝库。2008年1月长汀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现在每年都有大量海内外客家乡亲返汀寻根谒祖,每年秋天举行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

三、唐宋古城

长汀是著名的唐宋古城。悠久的历史给长汀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汀州古城景观的一大特色,巍峨耸立的唐代城楼汀州三元阁,唐代大历四年修建的汀州古城墙,宋明时期大规模扩建至4119米,城墙像一串璀璨的宝珠,从卧龙山顶分东西蜿蜒而下,合抱于汀江之滨,素有“观音挂珠”之称,把汀州城装缀得独具一格,分外美丽,现保存下来的古城墙将古城门及其古城楼-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1500米,近几年长汀已修复汀州古城墙2100米,使其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的标志性建筑。汀州试院宏大壮观,为明清两代汀州府试院,既为汀州著名的文物古迹,又是珍贵的革命遗址,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正式宣布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长汀文物古迹丰富,遍布全县,包括地下、地面的遗存,寺庙建筑、古墓葬、古城墙、古城门、古器物、古街区民居、古碑刻、古驿站等,商周时期的石器、彩陶、青铜器、瓷器、战国货币等文物,奇珍荟萃,都极为丰富。汀州西门的蛇王宫,蛇王塑像至今保存完好;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秦汉遗址,成为古闽族人聚居的实物见证;气势恢宏的汀州府文庙,雕梁画栋的汀州天后宫,独特罕见的唐宋古井“汀州双阴塔”,历经千年仍生机盎然的“汀州唐代双柏”,以及成片保留下来的唐宋明以来形成的具有客家风格和特色的长汀传统古街区和古民居、古庙宇,还有风格独特的的汀州府城隍庙、汀州云骧阁、汀州南禅寺、汀州刘氏家庙、汀州李氏家庙等众多古迹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内涵。长汀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全国重点保护革命遗址1处,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保护革命遗址2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

长汀人杰地灵,英华迭出。唐代宰相张九龄,世界法医鼻祖宋代长汀知县宋慈,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宋代诗词大家陆游,明代《天工开物》著者宋应星,清代著名大学者《四库全书》总篡纪晓岚和长汀籍清代著名画家上官周等一大批文人志士都在长汀留下了珍贵的足迹,为这座悠悠千年古城增添了浓厚的华厦文化色彩。作为古汀州所在地,历代文人墨客留连吟诵,唐代的张九龄,宋代的陆游、宋慈、陈轩、王捷,明代的马驯、郝凤升、宋应星,清代的上官周、黄慎、杨澜、纪晓岚、黎士弘、康泳、江瀚等,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陈毅等,都以如椽巨笔为长汀的山川风物写下不朽的诗篇、著作,流传于世。

长汀是八闽大地一颗璀灿的明珠。长汀城垣壮丽、风光无限、物产丰富、文化发达。长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集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于“三位一体”。1994年1月长汀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为福建四大名城之一。它不仅是以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亘古绵延的福建唐宋古城、历炼千年的世界客家首府和原汁原味的中国客家菜之乡。  

四、革命圣地  

长汀是中国著名革命圣地。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对早期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发祥地,中央苏区的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一次入闽,红四军在福建长汀第一次统一军装。1931年9月长汀城被批准设立汀州市,这是我党自建党以来首次创建的第一个设市城市,是中央苏区唯一的设市城市,是福建省第一个设市城市。1932年,第一个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福建军区等机构在长汀成立,长汀成为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建苏区首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汀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央红一军团在长汀南寨广场“汀州整编”诞生,中央苏区第一县和红军第一所医院也在长汀诞生。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长汀英勇就义,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在长汀壮烈牺牲,2万多红军将士为革命牺牲于长汀。长汀钟屋村(今中复村)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中复村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共产国际正式复电同意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之日,即1934年9月30日中央红九军团从长汀钟屋村观寿公祠起步实施战略转移,迈出红军万里长征第一步。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汀有2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有6700名烈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共和国开国将军13名,长汀这块红色的土地锻造出了近40位将军级、省部级领导,杨成武、傅连暲 、黄亚光、何延一、梁国斌、童小鹏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五、最美山城

长汀是中国著名最美小城。长汀民风纯朴、山清水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城内卧龙山,一峰突起,不与群峰相连。依山沿河修筑的唐宋汀州古城墙,把半个卧龙山圈进城内,构成了挂壁城池、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格局。客家母亲河-汀江更像一条飘逸的白练,穿城而过。山城枕山临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汀江之畔。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曾称誉道:“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山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长汀山水自然景观秀美。福建西部的莽莽大山和涓涓泉流,赋予了长汀灵山秀水的美丽风光,有风光独特的汀江龙门;古树苍郁、奇石嶙峋的汀江龙潭;白云飘渺、青松耸翠的卧龙山;烟霞丹照、古寺钟悠的朝斗岩;巧夺天工的奇妙溶洞官坊石峰寨;天然的河田温泉;还有归龙山、龙华山、南屏山、东阳山、牛岭、八宝山、平原山、龙藏寨、九曲山庄等自然风景名胜区。

六、美食名城

长汀是全国著名的美食城。长汀客家美食中外闻名,“吃在汀州”早已闻名海内外,长汀客家菜风味淳朴,韵味绵长,2004年长汀被评为“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省美食名城”,素有“食在长汀”的美誉。长汀客家菜具有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制作技艺精湛,独具地方特色:咸鲜辛辣,原汁原味;主题新颖,构思严谨;造型脱俗,色调和谐;雕工精细,图案清晰。长期以来,长汀人把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结合,继承与发扬相辅相成,烹调出风味独特的“地方菜”、“客家菜”,并自成一种系列。“食在长汀”的赞语已被越来越多前来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来宾所公认。长汀客家美食是很讲究的,其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客家菜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不少外地人,特地专程来长汀吃风味小食,品尝客家名菜,吃完后都赞不绝口。 长汀客家美食主要体现在风味小食和宴席佳肴两种。长汀客家美食主要有:白斩河田鸡、烧大块、麒麟脱胎、芋子饺、豆腐饺、酿豆腐、客家米酒、炒米粉、汀州豆腐干、氽猪肉、米粉蒸肉、温水鱼等。长汀的美食文化底蕴很深,吃在长汀,快乐无穷。 长汀客家美食经国家和省级评定的有6个“中华名小吃”、34个“福建省风味名小吃”、8家餐饮名店。

七、交通枢纽

长汀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方便快捷。长汀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长汀城区公共交通比较发达。赣龙铁路、龙长高速公路、国道319线和省道205线与拟建长永泉铁路(或浦梅铁路)、建长高速公路在城区交汇,直达赣、湘、鄂、川和福建各地,承西启东的交通枢纽作用日益突出。长汀至厦门港350公里,距连城机场81公里,长汀至福州只需6-7个小时,长汀至武汉、广州、深圳当天可达,特别是长汀至京九铁路140公里,赣龙铁路与京九铁路相接,已开通“铁海联运”。2006年1月12日龙岩经长汀直达北京的“海西号”快速旅客列车(厦门-龙岩-北京)开行,长汀至北京只需22个小时。2006年6月28日厦门经长汀直达贵阳客运列车开行,长汀至贵阳只需26.5个小时。2008年4月28日龙岩经长汀直通上海客运列车(龙岩-赣州-上海-苏州,上海南-井冈山-龙岩)开行,长汀至上海只需19个小时。2009年4月3日厦门经长汀直达太原客运列车开行,长汀至太原只需33个小时。目前,还有已开行有福州经长汀至吉安客运列车、泉州经长汀至赣州客运列车,即将开行的厦门经长汀、武汉至郑州客运列车,需等待郑州站改造完毕开行,均途经福建长汀。龙长高速公路与福、厦、漳、泉、潮、汕相通,与赣瑞高速公路、瑞寻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相联,这使长汀成为闽南、粤北与内陆省份商品流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

八、物产富地  

长汀物产资源极为丰富。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稀土、钨、铁、锡、金、银等,其中稀土储备量居全省之首;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辉绿石、玄武石、高龄土、叶蜡石,钾长石、硅质石、黄铁石、磷矿、煤、矿泉水、温泉等,其中高岭土、花岗岩、辉绿石、玄武石、钨矿等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好的开采和利用价值。林地面积391.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林木蓄积量1000多万立方米。全县可开发水资源10万千瓦,现已开发4.2万千瓦,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河田温泉属国内罕见,温度高达80摄氏度,日流量达4000吨以上。长汀物产资源丰富,世界五大名鸡之一的河田鸡肥嫩鲜美,善斗称雄,唐代曾选送长安,列为斗鸡之一;“汀州八干”之首的豆腐干,加工精细,代代相传;圆金柑甘甜可口,被列为优质水果;玉扣纸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具有500多年历史,被誉为“济世圣品”的“惊风化痰丸”远销东南亚;红娘酒、毛边纸、红菇、香菇、笋干、板栗、咸梅、柿饼、蚊香等特产,更是名不虚传。

九、投资热土  

长汀投资环境优越,工业发展迅猛。长汀曾经有过灿烂历史,今天更加发出现代文明的勃勃生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的推动下,勤劳善良、淳朴热情的长汀人民发挥优势,奋力拼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长汀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建设“山清水秀、业兴民富、安定和谐”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产业支撑、人文政治三大战略体系,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出台鼓励县内外客商来汀投资的优惠规定,促进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稀土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2+2”产业竞相快速发展,长汀经济开发区已落户企业300多家。长汀2005-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第一名。长汀是新崛起的福建纺织服装工业基地,是新崛起的福建机械电子工业基地,长汀将着力打造中国南方稀土之都。国内外客商高度评价长汀的投资环境,安踏、盼盼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选定这块海西投资热土-长汀投资兴办企业。

十、就业佳地

长汀有较好的就业环境,生活食宿出行方便。目前省级长汀经济开发区已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5万多人,由过去劳务输出县变成现在的劳务输入县。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增多的实际,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广大返乡务工人员,长汀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免费培训、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农民工子女入学、户籍转移、评先评优、职介补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2009年又推出了系列的就业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长汀把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有序转移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在每次组织招工中,积极开展进村入户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掀起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热潮。在每次举办招聘会上,现场人头攒动,求职者络绎不绝。长汀工业区环境优美,距离城区很近,有城市公交直达,长汀是福建省低消费城市,员工待遇与沿海相近,在长汀就业生活食宿出行极为方便。

十一、新兴城市  

长汀城市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长汀现已成为龙岩与赣州之间赣龙铁路线上的中点城市,是闽西地区次中心城市。长汀城市经过整治和改造,城市环境优美,面貌焕然一新,城乡旅游景点及城区旅游宾馆酒店建设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汀近年牢固树立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重新设计实施《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长汀主城区规划》、《长汀工业新区规划》和《长汀河田副城区规划》等,加强老城区保护,推进新城区建设,大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长汀城市规模逐年扩大。长汀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吸引周边更多人力资源向长汀城市集聚。福建省建设厅2007年4月29日《关于对长汀县城总体规划中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批复》(闽建规函[2007]39号)批复长汀县城规划建成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含河田副中心和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到2010年控制在19万人左右,到2020年控制在28万以内。长汀县城规划建成区(含河田副中心)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19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28平方公里以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11月9日印发《贯彻落实<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长汀等11个县市应加快率先成为地方性中心城市。长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力争到2010年城区扩大到25平方公里、聚集20万人口;至2020年,把长汀建成人口35万、城区达50平方公里,融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突显机械纺织稀土工业和观光旅游特色的的中等工业城市,形成对闽赣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福建长汀人民淳朴忠厚、热情好客。客家首府汀州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国内外游客前来长汀旅游观光,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长汀投资兴业,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高初中毕业生及农民兄弟姐妹前来长汀应聘就业!

(来源:长汀人力资源市场;作者:长汀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供稿)
「真诚赞赏」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764

主题

5万

回帖

9万

积分

大校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灌水将军顶级劳模最爱沙发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元帅实名认证江湖令牌持有者

发表于 2009-12-1 15: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坐在沙发上慢慢看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6: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福建旅游观光与投资就业指南-长汀慨况与介绍(修订稿)


长汀(又名汀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源头、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是中国著名革命圣地,是名扬中外的世界客家圣地、客家首府、客家大本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号称福建西大门。长汀全县面积3099.52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五大县,全县设11镇7乡29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0.5万人。长汀城市建成区已达18平方公里,城市聚集人口超过18万人。

【汀州故地】

长汀是著名的汀州故地,1200多年来曾经是历代闽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长汀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有200多处新石器遗址。长汀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至宋代,汀州府与省内其他七府构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福建八闽。长汀城自盛唐到清末,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明清两代汀州府管辖长汀、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八个县。长汀是唐代至民国历代闽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今日闽西第二大城市、闽西次中心城市,是闽赣边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客家首府】

长汀是海内外闻名的客家首府。长汀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孕育客家文化的摇篮。长汀是历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绕城而过的汀江被喻为客家人的母亲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原汉民从汉晋开始举世闻名的大迁徙,客家先民筚路蓝缕,万里跋涉,终于在汀州这块广袤的沃土上生息繁衍,薪火相传,从而铸炼出汉族的一支民系-客家。客家人以坚韧、开拓、革新的精神创建了汀州,带来汀州的繁荣和发展,以后又发展到广东梅州,并扩展到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特别是汀州至广东潮汕水上航道的贯通,直接沟通了闽西山区与广东沿海的商业经贸往来。汀江成闽西的经济大动脉,汀州成为闽粤赣边区最大的物资集地和商贸中心。当时,汀州城内街道纵横,商贾云集,商行、店铺、手工作坊星罗棋布。汀江河道商船往来如织,济川桥码头一片繁忙,水东墟市熙熙攘攘。汀州出现了"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圜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的繁华景象。汀州成为中国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汀州古城深深地烙上了客家的印痕,洋溢着客家人吃苦耐劳、奋斗不止、开拓革新的气息。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蜚声中外的客家文化,至今长汀还保留了独具魅力的、有客家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客家服饰文化、客家建筑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宗教文化和浓郁的客家风土人情。享誉海内外的客家山歌、名扬四海的客家美食、巧夺天工的客家传统花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船灯、马灯、龙灯、十番、鼓吹、台阁、花鼓等构成长汀引人入胜的客家传统艺术文化的宝库。2008年1月长汀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现在每年都有大量海内外客家乡亲返汀寻根谒祖,每年秋天举行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长汀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麦加圣地"。
   
【唐宋古城】

长汀是福建著名的唐宋古城。悠久的历史给长汀这块神奇的土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成为汀州古城景观的一大特色,巍峨耸立的唐代城楼汀州三元阁,唐代大历四年修建的汀州古城墙,宋明时期大规模扩建至4119米,城墙像一串璀璨的宝珠,从卧龙山顶分东西蜿蜒而下,合抱于汀江之滨,素有"观音挂珠"之称,把汀州城装缀得独具一格,分外美丽,保存下来的汀州古城墙将古城门及其古城楼-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1500米,近几年长汀已修复汀州古城墙2100米,使其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的标志性建筑。汀州试院宏大壮观,为明清两代汀州府试院,既为汀州著名的文物古迹,又是珍贵的革命遗址,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正式宣布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长汀文物古迹丰富,遍布全县,包括地下、地面的遗存,寺庙建筑、古墓葬、古城墙、古城门、古器物、古街区民居、古碑刻、古驿站等,商周时期的石器、彩陶、青铜器、瓷器、战国货币等文物,奇珍荟萃,都极为丰富。汀州西门的蛇王宫,蛇王塑像至今保存完好;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秦汉遗址,成为古闽族人在长汀聚居的实物见证;气势恢宏的汀州府文庙,雕梁画栋的汀州天后宫,独特罕见的唐宋古井"汀州双阴塔",历经千年仍生机盎然的"汀州唐代双柏",以及成片保留下来的唐宋明以来形成的具有客家风格和特色的长汀传统古街区和古民居、古庙宇,还有风格独特的的汀州府城隍庙、汀州云骧阁、汀州南禅寺、汀州刘氏家庙、汀州李氏家庙等众多古迹见证了长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内涵。长汀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6个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处,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23个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处。2009年11月长汀被评为福建唯一"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
   
长汀人杰地灵,英华迭出。唐代宰相张九龄,世界法医鼻祖宋代长汀知县宋慈,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宋代诗词大家陆游,明代《天工开物》著者宋应星,清代著名大学者《四库全书》总篡纪晓岚和长汀籍清代著名画家上官周等一大批文人志士都在长汀留下了珍贵的足迹,为这座悠悠千年古城增添了浓厚的华厦文化色彩。作为古汀州所在地,历代文人墨客留连吟诵,唐代的张九龄,宋代的陆游、宋慈、陈轩、王捷,明代的马驯、郝凤升、宋应星,清代的上官周、黄慎、杨澜、纪晓岚、黎士弘、康泳、江瀚等,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陈毅等,都以如椽巨笔为长汀的山川风物写下不朽的诗篇、著作,流传于世。

【革命圣地】

长汀是中国21个革命圣地之一,是共和国最不应该忘记的中国著名革命圣地。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对早期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发祥地,是早期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是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攻占汀州,毛泽东在汀州辛耕别墅绘制中央苏区蓝图,红军在长汀起家,红军在长汀第一次统一军装。1931年9月长汀城被批准设立汀州市,这是我党自建党以来首次创建的第一个设市城市,是中央苏区唯一的设市城市,是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1932年,第一个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中共福建省委、福建军区等机构在长汀成立,长汀成为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建苏区首府,被誉为"红色闽都"。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汀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央红一军团在长汀南寨广场"汀州整编"诞生。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长汀英勇就义,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在长汀壮烈牺牲,2万多红军将士为革命牺牲于长汀。长汀钟屋村(今中复村)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今日长汀中复村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正式复电同意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之日,中央红九军团从长汀钟屋村观寿公祠起步实施战略转移,迈出红军万里长征第一步。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汀有2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有6700名烈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共和国开国将军13名,长汀这块红色的土地锻造出了近40位将军级、省部级领导,杨成武、傅连暲 、黄亚光、何延一、梁国斌、童小鹏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长汀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赐予了长汀许多彪炳史册的第一笔,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在长汀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中办、国办《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长汀列入全国重点打造的12大红色旅游区之一、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和全国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最美山城】

长汀是中国著名最美小城。长汀民风纯朴、山清水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城内卧龙山,一峰突起,不与群峰相连。依山沿河修筑的唐宋汀州古城墙,把半个卧龙山圈进城内,构成了挂壁城池、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格局。客家母亲河-汀江更像一条飘逸的白练,穿城而过。山城枕山临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汀江之畔。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曾称誉道:"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山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长汀山水自然景观秀美。福建西部的莽莽大山和涓涓泉流,赋予了长汀灵山秀水的美丽风光,有风光独特的汀江龙门;古树苍郁、奇石嶙峋的汀江龙潭;白云飘渺、青松耸翠的卧龙山;烟霞丹照、古寺钟悠的朝斗岩;巧夺天工的奇妙溶洞官坊石峰寨;天然的河田温泉;还有归龙山、龙华山、南屏山、东阳山、牛岭、八宝山、平原山、龙藏寨、九曲山庄等自然风景名胜。2009年11月福建长汀与湖南凤凰再次荣膺"中国最美两个小城"称号。

【美食名城】

长汀是全国著名的美食城。长汀客家美食中外闻名,"吃在汀州"早已闻名海内外,长汀客家菜风味淳朴,韵味绵长,2003年10月长汀被评为首个"福建省美食名城",2004年4月长汀被评为首个"中国客家菜之乡",素有"食在长汀"的美誉。长汀客家菜具有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制作技艺精湛,独具地方特色:咸鲜辛辣,原汁原味;主题新颖,构思严谨;造型脱俗,色调和谐;雕工精细,图案清晰。长期以来,长汀人把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结合,继承与发扬相辅相成,烹调出风味独特的"地方菜"、"客家菜",并自成一种系列。"食在长汀"的赞语已被越来越多前来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来宾所公认。长汀客家美食是很讲究的,其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客家菜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不少外地人,特地专程来长汀吃风味小食,品尝客家名菜,吃完后都赞不绝口。长汀客家美食主要体现在风味小食和宴席佳肴两种。长汀客家美食主要有:白斩河田鸡、烧大块、麒麟脱胎、芋子饺、豆腐饺、酿豆腐、客家米酒、炒米粉、汀州豆腐干、氽猪肉、米粉蒸肉、温水鱼等。长汀的美食文化底蕴很深,吃在长汀,快乐无穷。 2003年10-12月长汀客家美食经国家和省级评定的有6个"中华名小吃"、34个"福建名小吃"、8家"福建餐饮名店"。

【国家名城】

长汀福建四大名城之一,是福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是八闽大地一颗璀灿的明珠。长汀城垣壮丽、风光无限、物产丰富、文化发达。长汀城是汀江上游第一城,长汀城有丰富众多的、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客家文物、革命文物。长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集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于"三位一体"。它不仅是以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亘古绵延的福建唐宋古城、历炼千年的世界客家首府和原汁原味的中国客家菜之乡。1994年1月长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交通枢纽】

长汀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方便快捷。长汀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长汀城区公共交通比较发达。赣龙铁路、龙长高速公路、国道319线和省道205线与拟建长永泉铁路(或浦梅铁路、沪杭闽赣广铁路)、建长高速公路在长汀城区交汇,直达赣、湘、鄂、川和福建各地,长汀承西启东、接北转南的交通枢纽作用日益突出。长汀至厦门港350公里,距连城机场81公里,长汀至福州仅需6-7个小时,长汀至武汉、广州、深圳当天可达,特别是长汀至京九铁路140公里,赣龙铁路与即将开建阜鹰汕铁路相联,与京九铁路相接,已开通"铁海联运"。2006年1月12日龙岩经长汀直达北京的"海西号"快速旅客列车(厦门-龙岩-北京)开行,长汀至北京只需22个小时。2006年6月28日厦门经长汀直达贵阳客运列车开行,长汀至贵阳只需26.5个小时。2008年4月28日龙岩经长汀直通上海客运列车(龙岩-赣州-上海-苏州,上海南-井冈山-龙岩)开行,长汀至上海只需19个小时。2009年4月3日厦门经长汀直达太原客运列车开行,长汀至太原只需33个小时。目前,还有已开行有福州经长汀至吉安客运列车、泉州经长汀至赣州客运列车,即将开行的厦门经长汀、武汉至郑州客运列车均途经福建长汀。龙长高速公路与福、厦、漳、泉、潮、汕相通,与赣瑞高速公路、鹰瑞高速公路、瑞寻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相联,这使长汀成为闽南、闽中、粤北、粤东与内陆省份商品流通和经济走向的"黄金通道"。

【物产富地】

长汀物产资源极为丰富。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稀土、钨、铁、锡、金、银等,其中稀土储备量居全省之首;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辉绿石、玄武石、高龄土、叶蜡石,钾长石、硅质石、黄铁石、磷矿、煤、矿泉水、温泉等,其中高岭土、花岗岩、辉绿石、玄武石、钨矿等资源较为丰富,有较好的开采和利用价值。林地面积391.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林木蓄积量1000多万立方米。长汀全县可开发水资源10万千瓦,现已开发9.1万千瓦,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河田温泉属国内罕见,温度高达80摄氏度,日流量达4000吨以上。长汀物产资源丰富,世界五大名鸡之一的河田鸡肥嫩鲜美,善斗称雄,唐代曾选送长安,列为斗鸡之一;"汀州八干"之首的豆腐干,加工精细,代代相传;圆金柑甘甜可口,被列为优质水果;玉扣纸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具有500多年历史,被誉为"济世圣品"的"惊风化痰丸"远销东南亚;红娘酒、糖泡酒、毛边纸、红菇、香菇、笋干、板栗、杨梅、柿饼、槟榔芋、银杏、油茶、红糖、蚊香等特产,更是名不虚传。
   
【投资热土】

长汀投资环境优越,工业发展迅猛。长汀曾经有过灿烂历史,今天更加发出现代文明的勃勃生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的推动下,勤劳善良、淳朴热情的长汀人民发挥优势,奋力拼搏,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长汀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建设"山清水秀、业兴民富、安定和谐"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产业支撑、人文政治三大战略体系,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出台鼓励县内外客商来汀投资的优惠规定,促进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稀土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2+2"产业竞相快速发展,长汀经济开发区是福建首批省级开发区,开发区规划面积由1995年2平方公里发展为现在的38平方公里,由原来一个腾飞开发区发展整合成"一区三园",长汀经济开发区下设腾飞区、工业新区、河田新区三个工业园区,分别规划为轻纺工业园区、机械电子工业园区、稀土精深加工园区和特色食品加工园区,初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结构良好的区域产业特色。长汀经济开发区已落户企业300多家,其中台资企业30多家,规模工业企业达100家;2009年产值可望突破50亿元。2009年12月长汀经济开发区被评为"海西十佳品牌工业区"。2005年4月长汀经济发展成就被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称为"长汀现象",使长汀一举名扬海西;长汀2005-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第一名。长汀是新崛起的福建纺织服装工业基地,2009年12月被福建省确定为重点培育的5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之一。长汀又是新崛起的福建机械电子工业基地;长汀将着力打造中国南方稀土之都,是福建省唯一规划在建的稀土工业园;长汀还将着力建设台湾(长汀)特色食品工业园。国内外客商高度评价长汀的投资环境,安踏、利朗、厦钨、盼盼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选定长汀这块海西投资热土投资兴办企业。

【就业福地】

长汀每年积极开展"全员免费技能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春风援助送岗位",企业用工推介会等活动,促进城乡居民就业。省级长汀经济开发区已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5万多人,由过去劳务输出县变成现在的劳务输入县。2004年9月长汀县劳动保障局荣获国务院"全国再就业先进单位",2005年12月长汀县劳动就业中心又被评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目前全县300多家企业可提供6万多个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制鞋、稀土、食品加工等工作岗位。为进一步吸引外来务工人员,长汀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免费培训、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农民工子女入学、户籍转移、评先评优、职介补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主动关心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外来员工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从生产、环境、待遇上善待农民工。各企业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环境优美舒适的职工宿舍和夫妻房,一些企业还为职工提供免费工作餐或给予伙食补贴。长汀工业区环境优美,距离城区很近,有城市公交车直达,长汀是福建省低消费城市,员工待遇与沿海相近,在长汀就业生活食宿出行极为方便。在长汀就业有较好安全感,各种劳动保障更规范到位。长汀造就的良好用工环境,已成为长汀招商引资的品牌。
   
【新兴城市】

长汀城市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长汀现已成为龙岩与赣州之间赣龙铁路线上的中点城市,是闽西地区次中心城市。长汀城市经过整治和改造,城市环境优美,面貌焕然一新,城乡旅游景点及城区旅游宾馆酒店建设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汀近年牢固树立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重新规划实施《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长汀主城区规划》、《长汀工业新区规划》和《长汀河田副城区规划》等,加强老城区保护,推进新城区建设,大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长汀城市规模逐年扩大。长汀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吸引周边更多人力资源向长汀城市集聚。福建省建设厅2007年4月29日《关于对长汀县城总体规划中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批复》(闽建规函[2007]39号)批复长汀县城规划建成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含河田副中心和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到2010年控制在19万人左右,到2020年控制在28万以内。长汀县城规划建成区(含河田副中心)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19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28平方公里以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11月9日印发《贯彻落实<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长汀等11个县市应加快率先成为福建地方性中心城市。长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力争到2010年城区扩大到25平方公里、聚集20万人口;至2020年,把长汀建成人口35万、城区达50平方公里,融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突显机械纺织稀土工业和观光旅游特色的的中等工业城市,形成对闽赣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福建长汀人民淳朴忠厚、热情好客。客家首府汀州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国内外游客前来长汀旅游观光,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长汀投资兴业,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高初中毕业生及农民兄弟姐妹前来长汀应聘就业!

(来源:长汀人力资源市场网)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465

回帖

1330

积分

军士长

实名认证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12-20 17: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来自: 福建厦门
个人认为长汀消费,比泉州还要高 [s:169]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0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管理员

终身成就勋章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将军灌水元帅

发表于 2009-12-21 0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来自: 山东青岛
资源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因为陌生,所以勇敢,因为距离,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12-21 01: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引用第4楼cony于2009-12-21 01:15发表的  :
资源不错。。。
哈哈。。。。。。还在?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4: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福建长汀就业环境介绍:http://www.ctrlzy.cn/show_article.asp?id=130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