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三洲古镇旅游:走进三洲古建筑群
http://www.mxrb.cn/hs_mx/2011-05/20/content_810812.htm
戴氏家庙,也称明德堂,已被专家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封火墙,三山跌落。
长汀县志上说,未有汀州,先有三洲。依着汀江水,在发达的航运推动下,三洲一度商贾云集,商旅不绝,“日见船帆不断,夜泊船桅成排”,描述的就是当年的繁华景象。到了明清时期,三洲更成为汀州府三大驿站之一,俨然是汀州水陆交通的枢纽和货物集散中心。
如今,昔日的繁华烟消云散。但70多座古家祠、家庙、民宅成片保存完整地呈现在你的面前时,又不由得你不发出内心的感叹:行走在河边,桥头还有始建于清代的祠堂;从南城门进村,小小的土墙就是当年的城门——元末时的遗物;顺着三洲老街行走,会路过四角亭,亭中挂着一块古进贤乡的牌匾,赫然题着乾隆皇帝的御笔。这70多座古家祠、家庙、民宅,部分是明朝后期的建筑,多数为清朝中后期的建筑。其中规模大、工艺精、保留得好的有“戴氏家庙”、“聊可自娱”等10余座;有一定代表性、具有较高建筑历史价值的有“谯国名家”、“藜照垂青”等40余座古建筑。
三洲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村里修建得最漂亮的往往是祠堂,气势恢宏的明德堂就是例子。客家人敬仰读书人,大大小小的古民居,都可以读到三洲人“耕读传家”的人生哲学。“聊可自娱”是一幢清代古民居,在这幢宅子横屋里,门窗上雕刻的是一副对联,“宜交尽鸿儒,丰待无白丁”。还有更多的字、词,隐藏雕刻在你偶尔一瞥中。散落于各建筑里的对联“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居家惟勤俭,处世在读耕”等更是无处不见。在三洲,每一幢老建筑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走近它,细细品读,仿佛进入了古老的时光隧道。
西洋式的骑楼 。
始建于元代的戴氏祠堂是福建省级文保单位。戴氏祠堂位于三洲乡三洲村下街路口,1940年由时任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的戴仲玉带头出资维修,占地332平方米。
(来源:闽西日报,2011-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