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9029
注册时间2007-10-11
最后登录2022-12-17
威望78 点
好评度51 点
金钱57589207 金币

版主 亲子乐园
      
|
发表于 2011-7-29 1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扬州来自: 江苏扬州
[概述]
腕胞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性,易在儿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为凝固梅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皮肤浸渍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肤繁殖,为促发本病创造有利条件。
[症状体症]
1.自觉瘙痒; 2.皮损初为丘疹或水胞,迅速变为有炎性红晕的脓胞,散在分布; 3.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诊断依据]
1.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及幼儿,易传染,病前常先有痱子、湿疹类瘙痒性皮肤病; 2.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3.皮损初为丘疹或水胞,迅速变为有炎性红晕的脓胞,散在分布; 4.可伴有淋巴管炎,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炎。
[治疗原则]
1.注意皮肤卫生及消毒衣被用具; 2.全身使用敏感抗菌素,比如先锋类; 3.体质弱者注意加强支援疗法; 4.局部治疗。在擦药前需剪去患部毛发,除净疱壁、清除疱液,尽量避免疱液溢至正常皮肤上,应用0.1%雷夫奴尔、3%过氧化氢、2%硼酸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去脓性分泌物,脓痂较厚者,可外擦1%新霉素软膏或1%卡那霉素软膏等。渗液糜烂时可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稀释的达利保溶液湿敷。外擦的药物可选用2%龙胆紫溶液、0.5%新霉素溶、硫磺炉苷石洗剂等
[疗效评价]
1.治愈:脓胞消失; 2.好转:脓胞逐渐消失,无新发脓胞; 3.未愈:脓胞无消失,并有新发脓胞。
[专家提示]
该病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及幼儿,易传染,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注意皮肤卫生,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对患病儿童应隔离,防止接触传染,已污染的衣服用具应行消毒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