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70|回复: 10

[风景名胜]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长汀店头街旅游资源介绍

[复制链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2-4-15 0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长汀店头街旅游资源介绍

http://www.zhongguomingjie.com/newscont.php?id=210



福建长汀店头街
福建长汀,古称汀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所赞誉中国两个最美的小城之一。
明清古街店头街,是名城长汀四大历史传统街区之一,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业街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历史概况和价值
店头街,又称建设街(含五通街),位于长汀人口最稠密的市区,北邻兆征路和水东桥,东临唐宋古城墙和汀江。其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店头,在客家语中是最好的集市商铺的意思。唐代在旧镇南门外有小规模的零星物品交换,北宋时在此设店头市。随着南宋汀江航运的开通,汀江成为闽粤赣边区的经济大动脉。惠吉门码头是汀州古城主要码头之一,临近码头的店头市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市场日益繁荣,集市盖起了店铺,逐步发展成街市,俗称店头街。店头街真正繁荣于明清时期,到明代,汀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往来的货船有“上八百,下三千”之说,本地生产的雕版印刷品、玉扣纸、竹木、烟叶、土茶、皮枕、纸伞等物资,则由汀江水运到广东潮州、汕头及东南亚各地市场,又从外地运回食盐、煤油、海味、药材、布匹、百货等紧缺物资。那时,每日从江西赣南、闽西各县运集长汀的物产达2000余担。各地都在汀州城设立会馆,先后有广东会馆、湖南会馆、江西会馆、吉安会馆、龙岩会馆、杭永会馆、连城会馆、武平会馆等。长汀成为闽粤赣边商贸重镇,店头街因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闽粤赣边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商客云集,“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福建苏区的首府,在这里诞生了我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市级红色政权——汀州市苏维埃政府。一大批红色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供销社、红色商铺相继成立,有力地促进了苏区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为长汀赢得了“红色小上海”的美誉。当年苏区的军需民用物资,从白区通过汀江这条红色经济大动脉辗转到长汀,在店头街等街市进行交易,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为苏区的建设和发展 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小听着叫卖声长大的杨成武、傅连暲、何廷一、张元培,就是从这里走向革命,最终成长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如今的店头街仍然保留着明清建筑特色,沿街大部分为青瓦盖顶的木质两层楼,多是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前店后作坊结构,木板门面,店面进深4至8米不等,高约3—5米。街中心三岔路口还设有四角风雨亭,供奉着真武大帝。数百年来,古街里的人们每日祈祷和平,渴望远离战火。
店头街是一条传统的手工百业街,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条千米古街遍布着油盐铺、豆腐店、打铁铺、打金店、打锡店、杂货铺、中草药铺、小吃店、酒店、剃头店、裁缝店、古董店、木雕店、画像店、香烛店、纸行店、绣品店、爆竹店、食品店、油粮店、陶瓷店、烟丝店、棺材店、五音鼓手店等。时至今日,除了棺材店消失之外,其他行业仍各行其是、各循其规,生意照样红火。有些行业甚至超过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如木雕、客家酒娘等,其产品畅销海内外。
店头待从古郡南门门楼入口到店头街最尾端惠吉门城楼,南北走向全长466米,东西走向的五通街全长325米。街面2.5--—5米余宽不等,瘦瘦长长的,两边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漫步其中,满眼是不失古朴的画面,宛如行走在一首古韵悠长的唐诗中。木雕老艺人一刀一刀雕刻着心中的虔诚,女画师专心致志描绘着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磨刀老人精心磨着每一个春秋,客家妹子细手烹饪着人间美食……这条老街众商云集、招幌如林,保留了150多家各种传统手工业,其中不乏百年老店。惊叹之余,让人几疑回到旧时。
老街还保存了张宅、何宅、曾宅、李宅、段宅、王家祠、游氏家祠、林氏家庙、阙氏家庙等一大批建于明清时期的府第式古民居、古家祠、家庙,陪伴古街走过风风雨雨。段屋那棵600多岁的铁树王,枝繁叶茂,树荫面积达20多平方米。当年段家种下它为的是防火,几百年间百米之内从未发生火灾。这些古建筑,有的占地近2000平方米,规模宏大,有的仅200多平方米,小巧别致,但都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精美别致,令人赏心悦目。
古街尽头的明代惠吉门城楼气势恢弘,千百年间阅尽了人间风霜雪雨,历尽兵灾火劫。这座几度遭劫的古城楼也曾记录了古代诗人郭祥正当年淡淡的忧伤:“楼外青山似故人,雨余山色静无尘。青山依旧人将老,一片离愁挂晚春。”南宋丞相文天祥就曾在这领兵抗元,留下了“雷霆轻精锐,斧钺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的壮丽诗篇。街区内林氏家庙、汀州古城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家庙、福建省邮务管理局旧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游氏、阙氏家庙等不可移动文物都得到有效保护。
如今,长汀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名城建设,古街必将在名城保护与开发中,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
店头街,历史建筑保存丰富,保持着较完整的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维持着原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建筑、科学、艺术价值,其酣厚的文化内涵,是客家首府汀州悠久历史的集中反映。这条辟于唐,形成于宋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老街区,是古城最具代表性人文景观。正如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战时中国之科学》所描述:“这里的建筑很绮丽,它是从前商人的公会、客栈和庙宇三位一体。”
古街的客家古建筑,是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不仅体现了客家建筑艺术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而且折射出汀州古城悠久的历史,璀璨的人文。近百种的传统手工业,是千百年来客家人延续和发扬,是一座客家人传统手工业的博物馆,是客家人开拓进取、百折不饶的真实写照。
二、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现状
店头街,从北到南,全长466米,五通街全长325米,三官巷、民主巷、杨柳巷、中心巷、新民街、肖屋塘、惠吉巷等街巷与之衔接,还有护城河在七星桥交汇。街区的路面,从2.5—5米不等,狭窄冗长,有人把它形容为:“站在街中间,左手买火柴,右手买香烟”。总体格局是前店后宅,坐北朝南的宅子侧面是沿街,先人利用沿街的空地或住房建成店面。店门,上下都有凹槽,制作与凹槽相匹配约25公分大小的杉木板,一块接一块镶接而成。居民上街,一般经过侧门走店面,这店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大门。街区内有雕刻店、画像店、做衫店、纸马店、打铁店、剃头店、京果店等百余个店面,一间接一间,鳞次栉比,体现了当年汀州府的繁荣景象。
店后的宅第不乏深宅大院,有门楼、楼厅、雨坪、里大门、上中下厅、横屋等,均以厅堂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层层递进、流线明显、布局严谨,体现了客家府第式建筑特点。有的建筑从前街延伸至后巷,曲迳通幽,体量宏大,占地均以千平方米计算。如游氏家庙、林氏家庙、李氏家庙、王宅、段宅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精巧别致、别有风味的民国优秀建筑,如曾衡山宅、黄克明宅。共和国开国将领、原空军副司令员何廷一的故居也在这条街上。店头街原汁原味保留着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体现了古汀州经济的繁荣,体现了客家建筑的辉煌,传承了汀州历史信息。
三、寻古探幽话史迹
店头街保存的名胜古迹主要有:
“古郡南门”牌楼 位于建设街北段修宅旁。遗址上原有一座城门,建于宋治平三年(1066), 南北走向,称“通远门”,洪武四年(1371)改称“镇南门”,是汀州府与长汀县的分界之门,北为汀州府,南为长汀县。镇南门分为上下二层,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楼上安祀“真武祖师”,楼檐北向有“恩泽崇善”横匾,南悬“镇南门”花边竖牌。整座建筑古朴大方,别有风味。上世纪60年代,汀州医院迁现址,大门开于县前街,为便于通行,拆除了“镇南门”城楼。1995年县政府在店头街北端入口处新建一牌楼,上书“古郡南门”,延续了“镇南门”的历史信息。
游氏家庙 该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由门楼、门楼厅、空坪、正中门、门厅、前后厅、厢房、横屋组成,占地面积502.98平方米。历史上为游氏族人祭祖的场所,解放后收为公有,现为县房管部门管理使用,该家庙基本保存完整,尤其是神龛镂雕,颇具艺术价值。长汀的游氏均为宋时理学家游酢的后代,相传,游酢与杨时为了学问之事,登门请教程颐,程见二人来,假装瞌睡,游杨二人不敢惊动,立于程门之外,此时天上下着大雪,等程老先生睁开双眼时,二人并未离去,变成了雪人,程老大受感动,授以真传。“程门立雪”成为尊师重教且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
七星桥 位于店头街北端镇南门以南约40米处,由七块并排在一起,长1.94米,宽0.4米,厚0.25米的条石组成。有桥必有河,此河乃汀州府之护城河。据长汀县志载“宋治平三年,郡守刘均,西引西溪水入西端,出挹清,以汇东溪”而经过店头街,此时的护城河“阔八丈五尺,深五尺五寸”,不可能有七星桥的存在。至明崇祯四年“扩城指濠为废地,九年变值,作修筑费,而濠遂永废矣,今由小西门入经三元阁下,古镇南门之官圳,即濠之遗址也”。此时的护城河变成了“官圳”,但流向未变,还是与店头街交汇。为便于通行,古人在圳之上铺以条石并命名为“七星桥”也在情理之中。明代以后的官圳延续至上世纪80年代,该圳水流淌急,清彻见底。90年代后,此圳逐渐遭到污染而废弃,大部分已用涵管代替变成通道。2010年店头街重铺石板路面,清基时挖出了七块条石和古官圳,“七星桥”得以重现容颜。
曾衡山宅 位于新民街1号。建于民国时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有封火墙。由大门、下厅、天井、上厅、后厅、两边厢房和横屋组成,占地面积502.98平方米。前厅面阔3间,进深5柱带前廊,横屋为二层楼房。整体建筑布局合理,大部分木构件均有雕刻,是民国时期较为优秀的建筑之一。
曾生采宅 位于新民街2号。清代建筑,,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两落一进,由大门、下厅、天井、上厅、后厅背、厢房及横屋组成 ,占地1173.05平方米,单檐硬山顶,有封火墙,穿斗式抬梁木构架,正厅面阔3间,明间3.9米,进深7柱带前廊。木构及石柱础雕刻较为精致,木柱用材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现由曾氏后裔居住。
王德明宅 位于新民街3号。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主幢与东边辅屋组成整体,主幢1进,由大门、屏风、门楼厅、天井、上下厅、厢房组成。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正厅面阔3间,明间4.5米,进深6柱,主幢后厅和辅屋为二层楼房,具有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该宅为民国时期商业巨贾黄俊峰的住宅。
何廷一故居 座落于建设街47号,该宅门楼座南朝北,正厅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落两进,由大门、门坪、天井、上厅、下厅、横屋所组成,穿斗抬梁式,硬山顶,有封火墙,正厅面阔3间,明间3..4米,进深8柱带前廊,右横屋及建筑后半段已倒塌。原空军副司令员、开国将领何廷一的故居。房屋虽然较为破旧,但不失其所存的历史和革命价值。
五通庙 位于五通街24号。宋绍兴年间建,清光绪年间被焚,宣统三年复建。该建筑坐北朝南偏东15度,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有封火墙。由门楼(包括中门及左右边门),前殿、中殿、后殿,两廊,左偏殿组成。中殿面阔三间,明间宽6.5米,进深29.2米,石柱硕大。左偏殿保持原状,有卷棚式前步廊。五通庙,是南门至五通一带民众敬奉“五通公王”的寺庙,相传极其灵验。由于它,致使汀州有五通街、五通门、五通桥、五通楼等名称。具有较高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该建筑原是祭祀场所,上世纪60年代的用作居民委员会,后来曾作过豆腐干厂,目前是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福建省邮务管理局旧址 位于五通街113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封火墙。由店面、拱门、天井、上下厅、后厅、厢房、横屋所组成,占地498平方米。上厅面阔三间,明间5.28米,进深七柱带卷棚式前步廊。1932年3月,福建省邮务管理局设在这里,内设局长室、工会、总务、邮务、财务等机构,职工90余人,局长赖荣庭。下辖三个县局五个分局,主要任务是开展邮政业务,开辟红色邮路,确保苏区邮路畅通,使用苏区邮票,沟通苏区信息。福建省邮务管理局的成立,为苏区邮政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意义。
李氏家庙 位于店头街民主巷2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门楼、前厅、中厅、后厅、厢房、右横屋所组成,地占380平方米,前厅为单檐硬山式,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后厅为双层楼阁,面阔3间,明间5.68米,进深7柱,须弥座雕饰花卉、卷草,正背两端为鳌鱼一对,大小额枋雕饰狮龙、人物、花卉等,门前一对扁鼓石与狮子戏球,门楼前保存雕有石桅杆一根。此家庙原为李氏族人祭祖之场所,解放后收为公有,由房管部门安排居民居住,2000年,县房管所把管理职权委托给了林氏家庙理事会,由该理事会对家庙进维护和保养。
林氏家庙 位于五通街43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属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偏东10度,抬梁式砖木结构,悬山顶,二落二进,由门楼、雨坪、正门、门厅、天井、正厅、左右横屋组成。正厅面阔3间,明间4.7米带前廊,进深9柱,石质门楼原有精致雕刻,门当石鼓等,文化大革命时被敲掉,目前保留下来的一对石狮,记忆了林氏家庙恢宏的历史信息。原为林氏族人祭祖之场所,解放后收为公有,作为五通服装劳保厂。现由长汀县房管所委托林氏家庙理事会管理。
段屋 位于建设街61-65号,建于明代,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主栋穿斗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封火墙,正厅面阔3间,明间3.5米,进深7柱。由门楼、雨坪、大门、上下厅、左右横屋和配房组成,分为好几个建筑团组,占地2000余平方米。许多木构件均有精致雕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整体建筑规模宏大,曲径通幽,走进段宅,犹如进入迷宫,略有疏忽,很难走得出来。原住几十户人家,上世纪20年代,长汀第一任县委书记段奋夫出生于此,具有一定的艺术及历史价值。
段屋铁树 位于店头街南段屋门前雨坪。据传,没有段屋,先有铁树。段屋建于明代,依此推理,该树最少属明代或更早。由于树龄长,根部周长有1.65米,树干显得粗壮苍老,呈蛇形盘状弯曲,在主干上衍生出十多株高约0.50米的支叉,它们的胸径大小相差不多,都在20至25厘米之间,茂密的枝叶形成一个园状、直径5米的树冠,被称为“八闽苏铁之最”。它原产于热、温带,有雄雌之公,段屋铁树为雌株,每年都有开花,还萌生出许多幼芽。铁树爱好者常把幼芽取下栽培,不乏成功者。相传,此树还有避火功能,铁树周围从未发生过火灾,即使外围有火灾发生,“烧至铁树二丈多远处会自动熄灭”。段屋因此而得福,后人把它作为神树供奉。此树已被列为珍贵树种加以保护。
张子元楼 座落于建设街70号,建于清末,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三檐悬山顶,正厅面阔3间,明间3.94米,进深6.28米,厅有后层,楼梯置于屏风后,较陡,楼为三层,二、三层走廊四面相通,民间走马楼,占地231.2平方米,该建筑为当年汀州较高大的建筑,且有翘角,墙为沙灰色墙,坚固耐用,具有一定的建筑历史和艺术价值。
惠吉门城楼 位于店头街南端,汀江边,建于明。城门总长8.56米,分两段劵拱,前拱长5.2米,宽3.13米,高3.99米;后拱长3.36米,宽4米,高3.57米。2010年,县名城保护整治领导小组决定对惠吉门进行加固,并修复城楼。修复后的城楼坐北朝南,通高15.6米,上下两层,底层134.85平方米,二层36.68平方米,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飞檐翘角,古朴壮观,与其它城楼风貌相统一。
汀州古城墙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大历四年。汀州刺史陈剑将汀州治从东坊口迁到现址,“筑土为城”。唐大中初年刺史刘岐始创敌楼一百七十九间,筑子城。称为“雄镇”。宋治平三年第一次对汀州城墙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城墙周长“五里二百五十步”,开辟六道城门。明洪武四年(1371年)土城全部包以砖石,建女墙六百七十五丈,实现了旧县城墙合一,明崇祯年间扩大城池,城墙由原来的子城往外扩展,形成了观音挂珠的格局。现保留的城墙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串联在一起,全长约2600多米,成为长汀悠久历史的见证。1993年,县委、县政府拔出专款100多万元,对古城墙进行了首期修复工程。2002年始,在县政府的引导下,民间有识之士组织起“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对古城墙作较大规模的修复,目前已修复的古城墙达2600余米。
四、保护与整治
1994年,长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长汀县人民政府就将店头街等四条街区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并对汀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和编制名城保护的规划。规划将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和特色定格为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汀州城内最繁华的一条街。手工作坊多而全,有传统行业150余家,尤以“三大头、铁半街”著名。街区内还保留着完整而富有个性的坊巷格局和幽深宁静、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府第式建筑及家祠家庙保存完好。功能定位为“以特色商业、旅游观光、传统手工业和休闲居住为主,打造具有丰富民俗生活和旅游价值的明清历史街区”。主题特色为“探六工七匠,鉴金石玉雕,访明清故居,宿大院名宅”。
为加强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2000年出台了《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规定”要求着重保护具有历史特色的现状格局,以及集中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区、古街区、革命遗址、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旧居、古建筑、风景名胜、摩崖石刻、古树名木、传统文化等。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名城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开发、房屋新建或改建都应事先征得文物部门同意,且根据保护要求及建议供建设、土地部门审批参考。2007年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长汀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年委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了《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建筑立面整改设计方案》,为街区的保护管理提供了依据。长汀县人民政府还重新制定了《长汀县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均应符合名城保护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要求,符合街区的环境风貌。旧危房修复只能在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按原貌进行修复,整条街区至今仍保持了历史风貌,秩序井然,富有活跃的商业气息。
五、街区改造与开发利用
为切实加强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和开发利用,2008年,成立了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发建设领导小组,2010年4月,又成立了历史文化街区店头街整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在店头街设立了整治工作办公室,开始了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整治工作。在历史街区的整治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在保护的前提下增加市政工程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逐步恢复古城街区的机理(街道宽度、建筑体量、色彩和材质、生活方式与节奏等),使街区的浓郁传统风貌得以长存。本着保护历史街区、发掘地域文化、延续古城历史信息的目标,开展了以下修复整治工作。
1、道路铺设、管线下地。道路原则上保持原有的宽度,在条件允许的地段,拓宽路面至4.5米,其它保留原有宽度。路面采用青石板铺设,同时在街区内局部地段拓宽形成开放空间,对街区内的通讯、广电、电力自来水等各种管线实行“谁家孩子谁家抱”的原则,统一采用地下敷设综合管沟铺设下地。
2、街区建筑立面整治。严格按照街区立面整治方案统一实施,对建筑立面形式完整、建筑质量较好但局部有损坏的将历史构件残缺部分通过仿古补全;对建筑质量较好,但建筑立面形式遭到较大程度改变,已无法恢复原样的历史建筑,其立面则重新复原设计;对建筑质量较好,但立面不符合古城风貌又暂时无法拆除的现代建筑,对其立面进行重新包装,或通过种植树木、建设院墙等进行遮掩。
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商业服务设施、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消防设施、公共电话亭、公共厕所及社区服务中心、街巷公共停车场、街巷公共绿地等街区市政基础设施,应与历史街区风貌相协调,提升街区品味。
4、景观环境整治。对街区内的店招广告、照明设施、环卫设施等采取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建设。恢复店头街修宅旁的城门楼,沿用宋代古名称通远门,重新修复惠吉门城楼,并增设部分人文雕塑。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打造整洁卫生的街区环境。
店头街通过初步整治,拆除了城墙上和街区内的违章建筑,修复了古城墙和惠吉门城楼,更换了古门牌、古店招,沿街的“蜘蛛网”不见了,恢复了沿街建筑山墙的牛角翘、凤尾翘、卷草翘等山墙翘角,瓦脊、戗脊、竹节脊和凤帽、万卷书等屋脊头及檐口瓦裆,清水砖墙、三合土墙裙墙面和地面。还恢复了封檐板、搏风板、上下店槽、板门、木板墙、步步景、呼依、悬鱼、寿桃等建筑符号和古木窗,恢复了“七星桥”,铺设了453米长的青石板路面,沿街设置了红灯笼,每家每户设置了浴厕卫生间,新建了街区小广场,现已整治两侧46栋店房。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民众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在店头街保护整治过程中注重结合历史建筑修复和再利用,为所在居民提供专门的居住和工作场地,鼓励街区居民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业,利用家祠家庙和历史建筑开展宗祠文化活动,客家文化与生活习俗展示,红色文化展示、设立民居宾馆等。古城墙滨水区成为开展民俗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
六、社区居民参与
自县政府成立店头街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来,街区居民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主动介入,密切配合,为街区保护建设添砖加瓦,奉献力量。如汀州镇政府牵头,社区居民自发组织了60余人代表前往湖南凤凰古城参观学习,增强了历史街区的保护意识;社区文化协管员张清水把区内文艺骨干、业余文艺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自编自演,用快板、三句半、小演唱等形式,宣传名城保护的重要性,宣传店头街保护整治工作的深远意义。经过宣传,居民参与保护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居民叶荣明听说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寻找办公地点,随即打电话联系县相关领导,自愿腾出自家正在经营的店铺,办公室人员深受感动,欣然接受了叶先生的好意,把整治办公室安在了他家;居民们自发成立家祠家庙的修复组织,如林氏家庙、李氏家庙、古城墙等文物古迹修复协会,他们广泛筹措资金,对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店头街唯一的过街亭,过去因火灾遭毁,亭旁赖姓居民主动牵头向社会捐资重修,再现了过街亭的历史风貌;在立面整治工作中,只要有涉及的住户,户主都主动协助,能腾的房子尽量腾出,能帮的忙尽量帮助。居民林希功把家里的五根大木头主动捐给指挥部办公室;伍继敏懂得泥匠活,看到做瓦口人手不够,便义务前来帮忙……。可以说,店头街整治,牵动了该社区群众的心,一个全民参与的热潮已掀起。
七、街区管理模式及管理办法
1994年,长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县政府于2000年出台公布了《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规定》指出“……木构二层店面有商贸街市特色的建设街(店头街)……是长汀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的古街区,它体现了名城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城市的建设、保护管理中要注意保护这些古街区的传统风貌特色”。“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此范围内进行房屋新建或改建,都应依法严格审批”。重新制定了《长汀县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对名城保护区范围内的危房修复作出了明确审批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如李氏家庙、林氏家庙等,由县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保护管理机构;旧、危房的修复只能按原貌、原层数、原高度、原形式、原体量、色彩并经城建、文化(文物)部门批准后进行修复。店招、广告则应按相关规定审批设置。平时的小修小补和环境卫生由业主或住户负责,并禁止占道摆摊设点。历史街区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基本做到家喻户晓并能较好地遵循。为进一步加强名城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工作,长汀县人民政府于2008年发出《关于成立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附件),2010年中共长汀县委印发《关于成立历史文化街区店头街整治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附件),社区居委会和县行政综合执法局等有关部门负责日常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督查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街区保护网络。

(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网,2011-10-11
「真诚赞赏」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6718

主题

12万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生活随拍 吃喝玩乐版主

社区劳模勋章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居民原创达人勋章忠实会员勋章最爱沙发勋章实名认证社区明星勋章网站元老勋章论坛顶梁柱吐槽专家职业沙发手顶级劳模灌水大王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皇帝灌水将军

发表于 2012-4-15 0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东莞来自: 广东东莞
嗯嗯!
[fly] 牧蚂人祝坛友们2018阖家幸福!健康发财![/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1798

回帖

2609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5 02: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福州来自: 福建福州
[s:234] 呵呵想
热情若没变哪管它沧桑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最爱沙发勋章

发表于 2012-4-15 08: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s:153] 喝碗米酒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371

回帖

1252

积分

军士长

实名认证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5 08: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店头街……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3703

回帖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2-4-15 1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6

回帖

662

积分

军士长

发表于 2012-4-15 11: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来自: 上海
脏乱差形象一直没变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9

回帖

416

积分

上士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5 14: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此文很好,让我们了解了家乡名街的悠久历史。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少校

长汀义工  

实名认证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5 15: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长汀店头街旅游资源介绍
To surpass the deeds of others is none, to surpass the deeds of ours is a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914

回帖

3329

积分

中尉

最爱沙发勋章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4-15 16: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去店头街喝米酒[s:166]
中国有一代人,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读大学时,小学不要钱;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可以工作时,得自谋职业;没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时,发现根本买不起房娶不到老婆;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子都在赚钱;兴冲冲闯进去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了傻子。总是不赶趟,抱怨悲催后依然坚韧地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