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91
注册时间2005-2-13
最后登录2021-9-24
威望5 点
好评度29 点
金钱354182 金币

少校
 
|
发表于 2012-10-7 0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台北故宫发现清代汀州大量史料-重现闽西驻军对闽台防卫的贡献
http://www.mxrb.cn/szb/html/2012-10/02/content_55322.htm
闽西日报2012年10月2日讯(记者林阿玲)“清朝时期,龙岩曾是闽台防卫体系的后方阵地,为闽台班兵补充兵源。”近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乐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蒋滨建致电记者,称他已整理完近期收集到的台北故宫藏有的清代汀州防卫史料650多份,这些故宫权威史料揭示了闽西汀州为闽台海防做出的重要贡献,填补了闽西清代驻军防卫史料的空白。
汀州地处闽赣边陲要冲,从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此次史料涉及从清代顺治九年至光绪廿九年共计251年间的历史,内容有对汀州官员的奖励赏赐、任命及处置,还有总兵官进京陛见、校阅官兵骑射、搜捕余匪、赴台征战、战船建造、护送琉球贡使等。其中顺治、乾隆、嘉庆皇帝对汀州总兵官的任命及防卫要求的上谕8份。
“这些史料见证了汀州为闽台班兵提供兵源的历史。”蒋滨建介绍,这些军务朱批奏折等史料,涉及汀州总兵官53人,其中总兵官履历有25份。史料记载,汀州兵官在闽省与台湾之间多岗位交流任职,熟悉闽台海防情况。如汀州镇总兵颜鸣皋曾任澎湖协副将、闽安协副将、金门镇总兵、台湾镇总兵、漳州镇总兵,官至水师提督;汀州镇总兵王复胜,曾任闽安协副将、建宁镇总兵、福宁镇总兵,统领福建常备军右镇各营和福建长门各炮台;道光年间汀州总兵官富尔逊布还担任伴送琉球贡使的福建官员。
“从史料可以了解到闽西汀州为闽台海防做出的重要贡献,这填补了闽西清代驻军防卫史料的空白。”福建师大历史系教授徐心希说,闽台海疆防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闽台班兵起初多为漳泉、海坛、南澳等地兵源,但后来客家人成了闽台班兵扩大兵源的重要来源。客家人有过迁徙的历史,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其素质很适合闽台海防征战,清政府对此予以认同,因此大量使用内陆官兵。在官员的配置交流使用机制上,清廷费尽心机,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将内陆官员派上前线,充当水师征战,其部署与安排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
蒋滨建说,福建是清代海防的前沿阵地,康熙朝开始,为守卫台湾,清廷实行班兵换防制度,从闽省各地抽派兵源前往台湾驻防,漳州、汀州、建宁、福宁、海坛、金门六镇,福州、兴化、延平、闽安、邵武五协的58营中抽拨更戍入台。
福建在清治台期间有70次调防换班,累计有70万福建青壮年赴台戍防。闽西客家人随同闽台班兵固疆守防、抵御外侮、戡乱治匪,为维护海峡两岸的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下图为清道光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福建汀州总兵官张作功奏谢补授汀州总兵官并请陛见奏折。

(来源:闽西日报,2012年10月2日;记者:林阿玲;供图:蒋滨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