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举行“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开工暨济川门城楼奠基仪式
http://www.changting.gov.cn/ArticleContent.asp?ID=9460
历史名城,雄风再振。客家首府,辉煌复兴。2012年10月9日上午,长汀县隆重举行历史文化名城“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开工暨济川门城楼奠基仪式。
山明水净,秋色连波。十月的古汀州,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正当全县人民豪情满怀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长汀父老乡亲盼望已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暨济川门城楼正式开工了。龙岩市委书记黄晓炎、市长张兆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万里、市政协主席饶作勋、副市长林兴禄、市政协副主席赖永龙、市政府秘书长姚植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赵汀生,县领导魏东、李善昌、丘桂萍、钟勇强、王华,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文生及社会各界代表400多人参加了仪式。
长汀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善昌主持仪式
龙岩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兆民在开工仪式上致辞,他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市委黄晓炎书记,对项目的启动和奠基表示热烈的祝贺。张兆民指出,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首府”,汀江是“客家母亲河”。长汀“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的启动,济川门城楼的奠基,标志着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副主席“进则全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对于传承好、保护好、运用好客家文化,打造“海峡客家”品牌,建设“文化龙岩”,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希望长汀县和项目业主精心设计、用心建设、细心管理,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努力把景观修复工程建成精品之作、点睛之笔,让长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风采!
长汀县委书记魏东在致辞时说,有着千年历史的汀州是客家人的重要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深入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工程,力争再造“古汀州”。“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和济川门城楼项目是再造“古汀州”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城市休闲、旅游购物、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经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纳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是全县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特别是许多老同志热心、主动地参与到古汀州的修复与重建工作中来,为“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和济川门城楼项目的顺利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后,我们将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把“一江两岸”景观修复工程和济川门城楼项目这一民心工程抓好抓实,为再造“古汀州”,加快长汀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魏东指出,今天,我们这座千年古城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衷心希望每一个热爱家乡的长汀人都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古汀州的修复与重建,使古汀州的风韵和美丽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长汀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一定能够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与辉煌。
参加仪式的市县领导一起为济川门城楼培土奠基。随后,黄晓炎、张兆民等市领导在魏东、李善昌的陪同下,观看了“一江两岸”景光修复工程和济川门城楼效果图,详细了解项目设计和进展情况。 据史料记载,济川门始建于宋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当时的汀州太守刘均第一次扩建汀州城,开辟6道城门,济川门为东门。这次重建将按照旧制设计,长35米,宽20米,高21.87米,占地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97平方米,中间的城门跨度14米,高8米,侧门高5.57米。修建成后,将成为古汀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来源:长汀县新闻中心 ;作者:刘智松 钟臣彪 曾繁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