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5-7 2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出村道路是农村的致富之路,也是村民和外界连通的生命之路,村村通工程国家于1920年提出,2006年开始正式实行,村村通的标语是“要致富,先修路”,自此以来,我国各地农村地区开启了热火朝天的挖山建路。经过十几年漫长艰辛的努力,现如今,全国大多数的农村在国家的政策响应下都实现了“村村通”这一历史进程,我们长汀县地处山区,各自然村之间居住不集中,山高路远,在这么艰巨的环境下,也成功实现“村村通”,汽车几乎可以开进每一个自然村落,可谓是解决了前人从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庵杰龙门是我们长汀县辖区内的著名风景地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四面八方的村民。游客都会聚到这里参加盛大的庙会活动。再往里走,其上游是汀江源头,源头位于与三明宁化交界的大屋背村,这一路,自然风光别具一格。二十年前,这里的路还都是狭窄的泥沙路,现如今一路向前都是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汀江母亲河源头,与三明界公路实现完美对接。
不过,这路是通了,也平坦好走了,但,有一条路的车却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路通之后,给各村带来出行便利,也方便了年轻人走出去,去县城、去市里、去省城、去北上广深这些更大的城市。一波一波,一年一年,如今各村走得基本只剩下老弱妇孺,原本每天热闹往来通行于农村公路的巴士,在大量年轻人出走后,客流量也随之减少,加之各自然村落之间距离较远,分布零散稀疏,客车就放弃了部分不再带来利润路线的通行。最典型的就是湖里村至大屋背村这条线,2014年之前这条线每天都有往来客运车辆,2014年发大洪水冲毁沿线多段公路后,再没有运营车辆通行,虽然道路于 2015 年得到修复。但从湖里村至大屋背村,沿途有几十个自然村,留守的多为老弱妇孺,这类人基本没有驾驶交通公具的能力,多年以来的交通断带,给他们的出行采买、就医、走亲访友等造成诸多不便。
龙政办【2010】283号文件《关于积极推广长汀县发展农村客运做法和经验的通知》指出,需加快村村通进程,2010年底实现92%以上行政村村村通客车的目标任务。距2010年12个年头过去了,仍然还有小部分地区没有客车通行,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关注到此类民生问题,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尽快解决这一困扰当地居民多年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