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2:12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429269.jpg

哈同的女儿娜拉•哈同(左三)在阔别上海50年后于1999年夏重回“故乡”访问。

她现居美国,对中国一往情深,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

图为娜拉•哈同在参观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时与该中心研究人员合影。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422047.jpg

伊瑟•芬克,前上海首席大拉比阿斯肯那兹之女,1994年回到“故乡”上海。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4156.jpg

当年的犹太难民本杰明•菲肖夫(左二)携全家重返上海,在虹口摩西会堂陈列室居然看到了自己50年前身份证的复制品在展出,左一是他夫人,右一、二是他女儿和儿子。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4506.jpg

美国耶希瓦大学副校长戴维•柴斯曼(站立者左)在虹口区政府的招待会上说:“我们在上海长大,但从没感觉到上海有反犹主义”。他全家离开欧洲经巴拿马于1934年来到上海。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2:26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3905.jpg

阿诺•夏拉马赫和他的妻子访问摩西会堂,阿诺的父亲1939-1947年是该会堂的首席领唱者。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3552.jpg

已故肖尔•艾森伯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避难来华,后成为著名企业家。

他积极在沪投资办企业,耀华—皮尔金顿玻璃厂就是他投资建立的。

他生前大力支持的上海浦东钻石交易中心项目也已开始启动。

图为时任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左,现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会见艾森伯格先生。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1927.jpg

2004年11月,美国意第绪语专家佐克教授在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作\\\"意第绪语的历史演变与近期发展\\\"讲座。

佐克教授的父亲曾在二战期间在上海犹太难民隔离区居住过。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0453.jpg

已故的以色列前驻联合国大使Y•特科阿(中站立者)于1989年回到中国上海,曾深情地说:“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于青年时代,我在上海度过了青年时代,现在我回来追寻那最美好的时光。”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2:53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9334.jpg

已故美国亚美公司总经理约瑟夫•甘结(面向镜头戴帽者)回到“二战”时住过5年的唐山路818弄,见到了老邻居。同行的阿瑟•施奈尔拉比(右三)握着818弄居民的手说:“辛德勒的名单救了1000多人,而上海拯救了整个犹太社团数万人。”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589782.jpg

1998年11月,已故嘉道理勋爵之子米高•嘉道理重返上海,访问了市少年宫,受到热烈欢迎。他回忆起幼年在大理石宫生活的情景。图片由上海市少年宫提供。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739574.jpg

美国财政部长M•布卢门撒尔(左三)1979年重访上海,向记者们介绍了当年在虹口的旧居。

他指出,与他1939年自德国抵沪时相比,一大变化是“街上已没有乞丐和倒毙者”。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732470.jpg

1994年,上海市副市长徐匡迪会见再访上海的布卢门撒尔。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3:12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736671.jpg

当年的“上海犹太人”最近又成立了网上联谊组织“黄包车联谊会” ,创建人是瓦尔特•锡尔伯斯坦, 会员已超过300人。这是该会的活动简报。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4734089.jpg

奥托•斯奈帕,当年犹太难民家一少年,1980年作为美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回到中国。

他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东亚研究院院长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3:31

中以友谊新篇章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642329.jpg

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的消息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中国舆论的欢迎。

这是解放区的《冀中导报》关于以色列国成立的报道。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642532.jpg

已故以色列首席大拉比斯洛莫•戈伦(成人右七)1993年12月与上海希伯来语幼儿班的学员们在一起。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645431.jpg

黑龙江大学以色列外教丹•本-卡南(站者左一)是21世纪定居哈尔滨的第一个犹太人。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645132.jpg

1992年1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与以色列建交文件签字仪式。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3:50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2191.jpg

中以建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希望了解以色列,这是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与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联合举办的希伯来语学习班。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8300.jpg

中以两国国旗在天安门广场迎风招展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4:06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7526.jpg

中以合作的象征——北京永乐店中以示范农场。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1416.jpg

1992年12月,以色列总统海姆•赫尔佐格访问上海,在徐匡迪副市长陪同下参观工厂。

总统的叔叔曾避难来沪并死于上海。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4:27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2192.jpg

1979年10月,著名犹太小提琴家赫尔穆特•斯特恩回到“故乡”哈尔滨。

图为斯特恩(右三)在哈尔滨演出室内乐三重奏。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4020.jpg

1994年11月,世界一流的以色列爱乐乐团应邀访问中国。

这是该乐团在北京举行的首场演出,担任指挥的是誉满全球的祖宾•梅塔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6125.jpg

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在中国长城。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801649.jpg

在以色列建国50周年之际,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成功地举办了“充满活力的以色列”摄影展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4:46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954410.jpg

2000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应邀访问以色列。这是中以建交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

对以色列的首访。图为***主席在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献花圈。

http://i212.photobucket.com/albums/cc137/picaroshen/W020070726509298950331.jpg

中国国家主席***会见在北京访问的以色列总统魏茨曼。

梦幻之乡 发表于 2008-11-21 01:34:57

犹太人在中国:学术研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有关“犹太人在中国”的著述日渐增多,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题目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1992年中以建交以后,讨论这一题目的学术会议接连不断,关于这个课题的专著也大量涌现。这次的“犹太人在中国热”不仅局限于学术界,而且扩展到了公众传媒和影视领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社会政治色彩。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首先是因为犹太民族史上的这东方一页在犹太学、汉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哲学等领域研究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次则是因为这一题目又在反对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与文化融合,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这个题目所特有的中犹友好的内涵,它又在中国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联系,发展与一些国家如以色列、美国的关系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在华犹太人的历史(463P)